實現土地規模經營,並不意味著土地只能向少數種糧大戶集中,可以探索合作社、股份制等多種形式 “阡陌縱橫,雞犬相聞”,也許至今仍是一種對於田園風光的美好嚮往,藏于很多人的心底。但現實生活中,田野裏縱橫的阡陌似乎並不是真的那樣美好。 在雲南、貴州等一些地區,土地資源較少,承包到戶,好壞地搭配,用田埂分界,地塊就更小了。老鄉們常用“盆一塊、碗一塊,草帽底下扣一塊”來形容這種狀況。田埂不大,佔地不少。有衛星監測結果顯示,南方的田埂在平原區佔到耕地面積的10%,在山丘地區甚至要佔到近30%。“看著本來可以連成片的土地,就這樣浪費著,真是心疼啊!”關注農業發展的人們發出這樣的感嘆。 還不只是浪費耕地資源,田埂一多,其他的問題也會增加。細碎化的土地裏,大型機械下不去,農業機械化程度難以提高。由於無法利用大型農機深翻深耕,為了提高産量就只能增加化肥的使用量,日子久了,不僅地力會大打折扣,污染也會越來越嚴重。應當説,為了減少作業的田埂,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各地都想了不少辦法,以土地流轉來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程度成為很多地區的首選,土地流轉不斷升溫就是明證。 但是,打破“田埂”並非只有土地流轉這一條路可選。打破“田埂”是為了實現規模經濟。從根本上説,規模經濟的實現可以有多種途徑,既可以通過資源要素的聚集,也可以通過經營主體的聯合,還可以通過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合作等。因此,實現土地適度集中,就並不意味著土地只能向少數種糧大戶集中,或是一定要成立家庭農場。 而且,土地流轉的現實難度在增加,也需要創新實現土地規模經營的形式。近來,經常聽到一些基層幹部反映,如今“搞土地流轉真頭疼”,而且越是在土地細碎化程度深的地區,難度越大。原因應當兩方面看。一方面,依然留在農村種地的農民普遍都有著較重的戀地情結,享受到國家各種強農富農惠農政策的利好,認識到了土地的“含金量”,看好土地未來的增值潛力,不捨得流轉。另一方面,不少農民對土地流轉仍有顧慮。擔心流轉之後自己的各項權益會受到影響,該得的實惠得不到;擔心流轉之後找不到合適的生計,生活水平會降低。不能回避的還有,部分地方在推進土地流轉過程中也的確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做法,讓農民心裏沒底,以致他們寧願粗放經營也不願將土地轉出。從操作層面來講,土地過於細碎化,流轉時容易出現利益難協調,一戶一個價,交易成本被迫提高,也增加了土地流轉難度。 事實上,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可以探索多種形式。比如可以運用合作社、股份制等形式,通過農民入股、土地託管,實現較大面積連片耕作,既能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生産效率,也可以為農民增加收入拓展空間。一想到地還是自己的,農民心也就“定”了。 各地資源稟賦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和機械化水平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選擇土地規模經營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必須謹記的是,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依法有序進行,同時莫要忘了把好規模經營的度。(朱雋)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