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運動會是民族文化交流展示、傳承發展的舞臺
專訪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6 21:4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鄂爾多斯8月16日電(記者 蘇斌 賈立君 鄭直)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17日在鄂爾多斯落幕。本屆賽事有哪些新特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未來的民族運動會在哪些方面進行革新?國家民委副主任、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委會副主席丹珠昂奔16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以下為採訪實錄:

    記者:本屆民族運動會有哪些新特色、新成果?

    丹珠昂奔:有別於其他一般性的運動會,民族運動會有突出的政治性和文化性,體現了多方面的深刻內容,對民族團結、民族文化起到了大展示、大宣傳和大推動的作用,從而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

    總體來看,本屆運動會成功圓滿,取得了預期效果,運動會各項賽事活動亮點頻現,氣氛和諧熱烈,確實是一次各民族大團結的盛會。

    我感覺到,本屆運動會主要有以下方面幾個特點:

    第一,突顯了“學習、交流、展示、傳承”的主題。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就是要通過體育這種獨特的文化形式,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文化的展示、傳承,進而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了解互鑒,推動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本屆運動會的主辦方、承辦方秉承這一理念,在具體實施中以此為目標,豐富運動會的賽事活動內容,積極搭建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例如,本屆運動會首次將所有代表團都集中在運動員村,各代表團運動員教練員吃、住、逛書吧、看電影都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取經,是交往交流最充分的一屆。

    第二,體現了廣泛的參與性。從運動會開始籌辦以來,各項活動的組織都體現了鮮明的廣泛參與性。例如,火炬傳遞由原來的實地傳遞,改為實地傳遞與網上傳遞相結合,增加了參與的人數,在56天的火炬傳遞中就有32萬參與者通過網絡參與了生活傳遞;再如,開幕式上的點燃火炬的儀式,也是請了56個民族的代表的共同點燃。

    第三,特別突顯了文化性。文化性是民族運動會不同於其他運動會的一個突出特點,為了突顯本屆民族運動會的文化性,主辦方和設計者花了很多心思來設計。例如,第一次配合民族運動會舉辦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這個展覽受到了一致好評;再如,舉辦了少數民族電影展,全是參加電影展活動共計61支放映隊伍,放映影片30部,場次793場,觀影人數達到51000多人次;又如,在運動會期間每晚在鄂爾多斯大劇院上演民族舞劇《森吉德瑪》,營造了濃濃的文化氛圍。

    這次運動會第一次在非省會城市舉辦,鄂爾多斯在自治區的全力支持下,克服困難,舉全市之力,精心策劃,週密部署,強力實施,顯示出較高的辦會能力和水平,為確保運動會順利舉辦付出了艱辛努力,取得了很好效果。

    記者:我國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空前發展,對全國有何重要意義?

    丹珠昂奔: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奇葩,它植根于少數民族的生産生活,發揮著增強民族體質、傳承民族文化、促進民族交流、增進民族友誼的重要作用。

    多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通過保護、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最大限度地發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在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多元綜合功能,為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更大作用。

    第一,從推進全民健身,提高各族群眾身體健康素質來看,少數民族體育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在豐富少數民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各民族人民體質健康水平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深受各民族群眾的喜愛。通過開展群眾性以民族體育為載體的全民健身活動,能夠使更多的人民群眾通過傳統體育項目增強健康,享受幸福生活,為提高各族群眾身體健康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二,從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來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是展現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重視挖掘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具有的民族性、群眾性、文化性等特點,以及背後承載著的歷史和文化,對於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第三,從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各民族大團結來看,我國各族群眾創造和發展出的豐富多彩的各類體育活動,反映的是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特點和道德風尚。把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通過比賽、展示和表演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使其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弘揚,是我國的一大創舉,是促進民族團結,加強民族交流的有效措施。通過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平臺,為各族群眾提供一個互相了解的機會,在共學共樂、積極昂揚的氛圍中,感受兄弟民族多彩的文化,開闊眼界,互相交流學習,既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更可以提高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認識,強化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途徑。

    記者:上屆民族運動會取消金銀銅牌,採用一二三等獎,會不會影響各代表團的積極性?“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理念是否得到了大家認可?運動會本身對各民族傳統體育技能的發展會不會有所影響?

    丹珠昂奔: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進行的競賽制度的改革,是貫徹落實中央大力推動全民健身計劃、在綜合體育賽事中淡化金牌意識的政策指引下進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全運會、奧運會等綜合性競技賽事有一個根本的區別。民族運動會不是單純的競技體育運動會,更是民族文化交流展示、傳承發展的舞臺,它是一個各民族大團結的盛會。運動會的宗旨既包含著競技體育公平競爭的精神內涵,也包含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內涵,更包含了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特殊要求。

    從第九屆民族運動會進行這項重大改革,到本屆民族運動會的賽事進展情況來看,運動會競賽類項目的精彩性、觀賞性並沒有被削弱,各代表團在遵循公平競賽與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原則下都奮力拼搏、爭取好的名次,並在比賽中充分展現了各民族同胞的風采。

    民族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是各地少數民族體育事業定期展示、同臺檢驗的一個重要舞臺,將會對全國的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

    各地各部門籌備各級民族運動會賽事本身,就是對民族體育運動、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的過程。越來越多的各族群眾參與運動會,就是參與了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從民族運動會的發展過程來看,運動會設置的項目在逐漸豐富完善,特色逐漸鮮明突出,比賽項目的設置日趨科學、規範,參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很多項目,如獨竹漂、鞦韆、板鞋競速等,在作為運動會比賽項目後廣為人知,成為當地響噹噹的文化品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創新和發展中,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因此可以説,民族運動會對於全國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記者:從國際體壇看,民族運動會這個中國的創舉有什麼意義?為世界民族宗教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什麼借鑒?

    丹珠昂奔:在體育的範圍內來看,中國的民族運動會確實不同於國際通行的其他重大賽事,不能僅僅從體育的範疇內來看到民族運動會。民族運動會既遵循著“平等、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運動宗旨,也體現了“學習、交流、展示、傳承”的功能。

    舉辦民族運動會,是體育活動服務於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形式,是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民族政策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道路中的具體措施。

    通過舉辦民族運動會,使中國56個民族在運動場上同臺競技,最充分、最生動地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通過構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增進了相互的了解和尊重,也增進了各民族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此外,民族運動會中的很多比賽項目,是以德、仁等倫理道德標準為前提的,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蘊涵的豐富道德資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利用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昇華各民族精神特質,能夠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些精神不僅突出、強化了奧林匹克主義原有的和諧思想和弘揚了奧林匹克的人文精神,重新彰顯了人本主義的價值取向,也為解決、處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遭遇的種種問題和諸多矛盾,提供了解決思路。

    記者:從這屆民族運動會的規模來看,黨和國家是不是越來越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發展?在政策與制度上有哪些保障?

    丹珠昂奔: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這一點是通過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發展來體現的,並不能簡單僅從運動會的規模來看。

    本屆民族運動會和上屆相比,規模是減小的,這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體現節儉務實、隆重熱烈的辦會原則。

    從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上來看,首先,2005年5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繁榮民族文藝創作,豐富各民族群眾的文化生活。”這一規定標誌著,全國民族運動會正式成為國家的一項法定的體育賽事,成為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體育盛會。民族運動會成為法定體育賽事,這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其次,國家還採取各項措施推進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例如:為鼓勵和支持各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基地的工作,2010年,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印發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範基地命名辦法》(暫行),2013年初,首批12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範基地”由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命名並掛牌。近幾年來,國家民委每年拿出一定的經費購買民族體育器材,用於支持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範基地開展活動;再如,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從全民健身這一國家戰略的高度推動少數民族體育的發展;又如,將部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中,加強挖掘、整理和保護工作的開展等。

    記者:對民族運動會未來的展望以及該項賽事未來進行的重要革新?

    丹珠昂奔:未來我們會從三個層面來加強推進民族運動會的工作。

    第一,從頂層設計方面,我們將更突顯各民族大團結的主題,更突顯“學習、交流、展示、傳承”這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來設計,豐富運動會的賽事活動內容。

    第二,從組織實施方面,我們在歷屆民族運動會中都在組織管理和規範賽事上下了很大功夫,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這項工作,特別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規範運動員管理和賽事安排,既嚴格遵循規範管理等有關要求,又適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確保運動會的順利進行。

    第三,從發揮長遠效果方面,我們希望以民族運動會為引領,發揮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四年舉辦一屆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四年的籌備、各項地方賽事的組織,推動各地開展運動員、教練員的培訓,促進各地積極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和發展,與我們保護、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目標更加契合。

責任編輯: 王驍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