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貧困學生基本告別“餓肚皮”現象 營養餐計劃五大問題亟待改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3 21:3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 吳晶)記者23日在此間獲悉,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所對699個國家試點縣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監測,學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提高到93%,學生反映每天能吃得飽的比例提高到96%,貧困地區孩子上學沒飯吃、吃不飽的問題得到切實解決。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23日在此間召開的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5年視頻調度會上介紹説,2012年春季學期以來,營養改善計劃紮根最困難、最需要的地區,目前覆蓋29個省份的13.4萬所學校,受益學生超過3200萬。全國有超過66%的試點學校實行食堂供餐,試點地區累計完成學校食堂建設項目6.5萬個,各地因地制宜開創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新路子”。例如,浙江、福建結合實際,將營養膳食補助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天5元;重慶由市級財政出資,對學校食堂運行進行補助,大大減輕了學校食堂運轉經費壓力;四川建立長效機制,有42個試點縣單設營養辦,落實工作人員;寧夏設立陪餐教師補助專項資金,全面落實校長教師陪餐制。

    “但是,當前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劉利民説。

    據了解,近期開展的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專項督導和國家審計署的延伸審計發現,營養餐計劃還存在五大突出問題:一是食品安全還存在不少隱患,食品採購、食堂準入、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學校負責人陪餐、食品留樣、衛生消毒、原輔材料存放等制度要求在一些學校沒有得到完全落實。二是資金使用管理還不夠規範,一些學校食堂財務沒有實行專賬核算,有的還使用個人賬戶進行資金管理,個別地方還存在擠佔挪用、虛報套取專款等問題。三是供餐模式還不夠合理。全國全面推進食堂供餐模式的進度偏慢,少數地區食堂建設進度滯後,部分地區還存在食堂建成後未及時交付使用的情況。四是地方責任落實還不夠到位,食堂從業人員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工資擠佔學校公用經費等現象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還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五是政策理解落實還不夠全面。有的地方、學校和學生家長把營養餐和免費午餐簡單“劃等號”,自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所有費用全由政府負擔,家長原來承擔的伙食費完全退出,産生了“擠出效應”,影響改善學生營養的效果。不少地方和學校只管學生吃得飽,不注重營養膳食搭配,偏離了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既定目標。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