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結構調整營造穩定宏觀環境和更好制度環境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安蓓)為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中央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年均增長至少要達到6.5%。 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面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經濟下行壓力明顯。未來五年,要確保中國經濟增長“換擋”而不失速、穩定在中高速增長水平,必須持續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為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 穩住宏觀才能為經濟結構性改革創造條件 投資、消費、出口是經濟學意義上“需求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最新數據顯示,1至10月份,製造業投資增速與前9個月持平;房地産與基礎設施投資雙雙下滑,分別比1至9月回落0.6和0.7個百分點。10月出口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只有消費增速10月比9月加快了0.2個百分點。 投資和出口,“需求側”的兩大動力不足,另一大動力消費的潛力尚未充分激發,使得當前穩增長任務艱巨。 中國經濟體量巨大,如果形成慣性下滑,會引發經濟運行紊亂和系統性風險,甚至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國經濟增長正處在從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的關鍵期,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尚未完成,確保經濟不失速需要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和高超的宏觀調控技巧。 經濟進入新常態,其背後是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從全球看,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復蘇乏力,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分化勢頭明顯。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蓄勢待發,發達國家紛紛採取“再工業化”戰略,中國傳統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優勢逐漸削弱。從國內看,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人民群眾需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過程中,供給面無法適應需求面升級的矛盾愈發凸顯。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實現供給和需求在新條件下的對接和平衡。但從短期看,首先要穩住需求,保持必要的需求增長水平,才能讓經濟增長穩定在中高速水平,為經濟結構性改革創造條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在“穩”的基礎上才能求“進”,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中長期持續增長注入新動力。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從需求側的角度看,當前最關鍵的任務是維護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這不僅僅是穩住GDP增速,“要把穩就業、穩消費、穩預期,以及確保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穩’的內涵和底線,在此基礎上加快改革和結構調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説。 宏觀經濟管理思路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不僅是經濟學詞彙的選擇,更意味著決策層宏觀經濟管理思路的不斷創新。 面對經濟增速放緩,傳統意義的宏觀調控常用“兩手”:一是貨幣政策更為寬鬆,用以擴大貸款、刺激投資;二是財政政策更為積極,用以扶持企業和消費者。其主要落點都在需求側。 “這兩方面政策在短期抑制經濟下滑上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如果長期、過度使用,則會帶來生産要素錯配、投資回報遞減、産能過剩加重、企業活力下降等副作用,最終給經濟帶來結構性破壞,地方債、影子銀行等風險也會加速累積。”張立群説。 當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來自結構,而非總量。瑞士信貸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著文稱,以凱恩斯經濟理論為基礎的需求端經濟政策,以協調經濟總量為主,雖一時間墊高需求,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速,但久而久之會催生出經濟的失衡、錯位。在中國繼續擴大投資等需求端政策,不僅效用遞減,而且對結構性調整力有不逮,甚至被延緩。 高盛/高華經濟學家宋宇説,在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下,企業經營困難普遍加劇。宏觀政策要穩,意味著對週期性調控政策進行靈活調整,營造穩定中性的宏觀環境。“如同開飛機,如果碰到渦流,需要調整飛行方法,保證飛行的穩定性。”他説。 面臨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當前惟有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同時避免“大水漫灌”,精準發力、定向調控,為堅定不移推動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良好的宏觀環境。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説,“十三五”期間,“三駕馬車”作用依然存在,但不是通過擴張性的刺激政策拉動,而是通過供給側改革和效率提升擴展空間。“投資方面,強調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消費方面,通過供給側創新實現居民消費升級;出口方面,強調提高出口競爭力,形成新競爭優勢。” 以制度性變革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 今年7月,民營企業聚龍集團牽頭打造的中國-印度尼西亞聚龍農業産業合作區被批准為天津市級境外産業園區,將為上下游産業鏈企業抱團“走出去”搭建平臺。 儘管前景看好,但企業“融資難”問題卻讓副總裁孫衛軍非常憂心。“金融資源和實體經濟對接的不匹配讓企業發展受困。”他説,“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穩定的宏觀經濟,還有推動企業穩定發展的制度環境。”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指出,實現“十三五”規劃建議設定的目標,未來改革的核心應是在供給側入手推動新一輪制度變革和創新,“可以有效緩解滯漲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式的風險,實現中國迫切需要的發展方式轉變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從簡政放權到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從鼓勵創新創業到為企業減稅降費,頂層設計推進行政管理體制、財稅、金融、價格、國企等領域改革……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不斷發力,著力推進制度創新,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中為中國經濟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打造新動力。 “所謂‘中國發展之謎’的背後,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支持了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賈康説,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到達一個非比尋常的關鍵時期,應從供給端入手打造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機制,敢於衝破阻力推動改革向深水區邁進,從而釋放中國經濟社會更大的發展活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掃清道障。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