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總局局長在工商總局市場監管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16 16:23 來源: 工商總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在國家工商總局市場監管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茅
(2015年12月11日)

今天,國家工商總局市場監管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對加強市場監管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完善工商總局的決策諮詢制度,進一步提高重大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既是更好地履行工商市場監管職責的內在需要,也是適應改革發展新形勢的客觀要求。在此,我代表工商總局黨組向各位專家對工商工作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全國各界都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研究、科學謀劃“十三五”時期的改革與發展。總局把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與專家座談會結合在一起,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市場監管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以更好地推動市場監管的改革與創新,為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作出貢獻。我談幾個方面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第一,如何認識“十三五”時期的市場監管。加強市場監管是政府的五大職能之一,但社會上對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的了解比較多,對市場監管了解的不多。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體制完善,政府職能一直在轉型之中。“十三五”時期,到了重視市場監管的階段。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有先進的市場監管理念、完善的市場規則和市場監管體制。要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提升産業的國際競爭力,必鬚髮揮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要履行好政府職責,必須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改變過去政府直接配置資源過多、對微觀主體的行政干預過多等做法,著力解決市場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講話中指出,在繼續砍掉“五個一批”的同時,要創新和加強政府管理,使市場和社會活而有序。當務之急,是加強市場監管,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特別要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機制和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

第二,如何樹立新的市場監管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五中全會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是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的精髓和主線。

做好市場監管工作,同樣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要按照“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樹立科學的監管理念,指導市場監管實踐。有幾個理念非常重要。

一是要維護活力。這是發揮市場的力量,發揮市場創造力的重要基礎。市場活力,來源於市場主體的大量發展。這就要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切實消除制約百姓投資創業的體制束縛。

二是要鼓勵創新。目前,我國到了創新發展的階段。但創新也會衝擊傳統的發展模式,會衝擊傳統的管理方式。這兩年,不少地方採取“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務秘書公司、電商集群註冊等改革舉措,促進了眾創空間、創客工場等新業態、新經營模式的發展,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市場監管,必須適應新事物、新發展。

三是要規範秩序。完善的市場經濟是有活力、有秩序的。企業要健康發展,都需要有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都需要有規則、有監管。否則,就不能優勝劣汰,而是劣幣驅逐良幣。美國金融領域的無限創新、過度杠桿化,脫離了監管、脫離了金融發展的本質,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不受監管的創新,是危險的。

四是要提高效率。過去人盯人、普遍撒網的監管方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減輕企業負擔,減少社會成本,提高監管效能,是國際上監管改革的普遍趨勢。近年,英國落實“良好監管原則”的監管改革,美國的民不舉、官不究等監管模式,值得我們研究借鑒。

五是要適應全球化趨勢。在全球化進程中,一國的監管理念、監管模式,是影響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如國外企業界關心的許多問題,都與政策環境、市場監管有關。這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如何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這兩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總局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著力點,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最初,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項很微觀、很具體的操作性的改革,但通過改革實踐,這項改革已經成為一項影響長遠、影響全局的綜合性改革。

一方面,在整體改革中發揮了先手棋和突破口的作用。通過工商系統的自我革命、主動放權,帶動了相關部門審批制度的改革,減少了行政審批。比如將“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看似是程序性的變化,實質是推進審批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國際上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大都是分開的,但前提是行業許可極少,只有銀行、保險、軍事等特殊行業才需要審批。所以,百姓經商辦企業很便捷。“先照後證”改革後,雖然大幅度提高了效率,但社會普遍反映,領照容易、領證難,大量後置審批仍然較多,依然限制著百姓投資創業,成為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是從政府部門的審批制中打開了一扇窗、一扇門,進而推倒一堵墻。

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中釋放了改革紅利。通過改革,降低了市場主體準入門檻,激發了市場經濟的內在活力,釋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潛力,在發展全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商事制度改革,我國新設立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自去年3月1日實施改革以來,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超過1萬戶,改革前是6900戶。在李克強總理的關心推動下,10月份在全國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11月份的新登記企業達46萬戶,形成一個小高潮。李克強總理高度評價,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全國就業不降反升,商事制度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商事制度改革雖然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改革任務遠沒有結束。按照世界銀行《2016年營商環境報告》,在189個經濟體中,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第84位,比去年第90位上升了6位,前年排名是96位。總體上看,我國仍處在中等水平,仍有巨大的改革空間。

第四,如何樹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競爭政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市場機制,規範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政策與法律體系。近年來,推動簡政放權、放鬆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管制、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都是發揮競爭政策作用的重要內容。

從國際經驗看,競爭政策是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提出競爭政策,並從經濟戰略的高度加以推進。歐盟專門設立競爭總司負責競爭政策;日本、韓國都設立了公平交易委員會;澳大利亞通過開展“全國競爭政策改革項目”,從1995年到2005年,對1700部各部門具有限制競爭內容的法律法規進行審查和修改,以提高市場的活力和社會整體利益,促進了經濟增長。

從國內經濟發展看,我國已經到了推動産業政策轉型,樹立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的重要階段。過去,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很清楚,産業政策只要按照“雁行理論”效倣先行國家就能形成産業比較優勢。隨著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縮小,再按照政府選擇、政策優惠的方式難以奏效,需要注重發揮競爭政策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探索未來産業發展方向的功能。

今年3月,競爭政策已經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同時,在《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中,提出“促進産業政策和競爭政策有效協調,建立和規範産業政策的公平性、競爭性審查機制”的改革任務。

目前,對競爭政策的認識在逐步提高,但如何建立我國競爭政策的框架,發揮競爭政策在規範市場環境中的作用,特別是規範政府部門扭曲公平競爭的行為,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第五,如何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維權。今後,我國將從中等收入體向發達經濟體邁進,我國經濟將由投資主導進入到消費主導階段,由工業主導進入服務業主導階段。在新的背景下,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意義日益突出,這也是許多市場經濟國家市場監管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國消費環境的改善與百姓消費能力的提高還不匹配,消費環境不理想已經成為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障礙。長期形成的重視投資者、生産者利益,而忽視消費者權益;重視提高消費能力,而忽視擴大消費意願;重視消費硬體設施,而忽視消費軟環境建設等仍較突出。特別是近期大量中國旅客到東京搶購商品,凸顯國內消費環境的不足。6月至9月,全國人大組織開展了新《消法》實施檢查。各地在貫徹實施新《消法》中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許多問題。一些新的法律規定還沒有得到完全落實,如網絡購物七天無理由退貨、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等。

目前,我國消費維權、改善消費環境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量大面廣的傳統消費市場,假冒偽劣、不合格消費品、消費欺詐等問題仍較突出,特別是農村市場、中小城市、城鄉接合部等。另一方面,日新月異的新興消費市場,商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消費模式愈加豐富多樣,對消費維權帶來許多新的難題。特別是網絡消費、網絡購物,既是新的消費增長點,也是消費投訴的熱點。

為做好“十三五”開局工作,李克強總理強調,要以創新供給帶動需求擴展,以擴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給升級。這對我們做好消費維權,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六,如何改進和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提高市場監管成效,改進監管方式非常重要。這兩年,總局在放活微觀市場主體的同時,從兩個方面探索新型監管模式,一是以企業信用監管為核心,二是強調大數據監管。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社會的信用水平越高,經濟運行成本就越低,市場經濟就越繁榮。為加強企業信用監管,總局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和企業經營異常名錄製度。2013年度企業年報公示率87.6%,2014年度是85.1%。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311.9萬戶,佔全國市場主體的14%。特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將各部門對企業懲處信息納入一個企業名下,建立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讓信用創造財富,這對於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非常有意義。

同時,加強大數據應用。大數據時代,政府監管也要智慧化。通過企業法人庫和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為大數據資源的建設開發及應用奠定了基礎,對於市場監管和政府經濟決策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總體上,信用監管和大數據智慧監管是相輔相成的,目前只是一個開端。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強部門相關信息的歸集,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為企業、為社會廣泛應用提供平臺;另一方面,要加強大數據的挖掘利用,加強工商登記信息、年報信息、執法維權信息的綜合分析,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供支撐。同時,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即“全國一張網”,為改進和創新市場監管提供載體和平臺。

第七,如何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和機制。形成科學合理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是提高市場監管效能,維護良好市場秩序的重要保障。按照推進綜合執法的改革部署,2013年以來,各地結合工商等部門職能調整,積極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通過機構整合、職能調整,綜合執法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整合了執法資源,形成監管合力,提高了基層監管效率,消除了監管的灰色地帶。

但由於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領導,改革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於缺乏統一的體制設計,形成各地行政執法體制的複雜多樣。各省改革模式不同,省區內改革模式不同,省區內不同市區的改革模式也不同。二是部門執法要求不一致,執法依據不統一。各部門的有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以及制式服裝、執法證件、執法文書、執法程序、辦案系統等方面不一致。營業執照都是由不同名稱的政府部門發放,社會很難理解。三是地方保護傾向有所抬頭,市場監管執法力度有所弱化。有的地方擔心市場監管會影響經濟發展,有的市場監管部門還承擔著招商引資、徵地拆遷、信訪維穩等工作。

這些問題,對於維護全國大市場的統一性,維護市場監管執法的統一性,都帶來新的挑戰。通過各地的改革實踐,目前迫切需要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體制,形成大市場、大監管、大服務的市場監管格局。

第八,如何編制好“十三五”市場監管現代化專項規劃。過去,市場監管領域沒有編制過國家規劃。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轉型、體制完善的大背景下,就非常有意義。要通過編制規劃,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明確市場監管方向,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活力、市場的創造力,這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也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任務。

下一步,總局要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目標,創新監管理念,明確監管規則,突出監管重點,改革監管方式,完善監管機制,編制好“十三五”市場監管現代化專項規劃,給市場主體一個清晰的信號和明確的預期,為市場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各位專家學者在各領域有著深厚的學術功力,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希望專家學者們加強對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場監管方面帶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重大問題的研究,提出專業性、建設性的意見建議,以不斷提升工商市場監管的現代化水平。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