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多措並舉力助解決兒科醫生短缺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24 13:28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兒童醫院少、兒科醫生缺、孩子看病難,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2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這些社會焦點問題有望在未來五年逐個擊破。為此,教育部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視員宋毅介紹,教育部近年來持續關注兒科醫生短缺問題,高度重視兒科醫學人才的培養工作,已通過加強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持續擴大研究生層次兒科醫師培養規模、部委省共建醫學院校等措施,為兒科醫療機構提供人才支撐。自2010年以來,共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招收3萬餘名免費定向醫學生,緩解了基層從事兒科等各科常見疾病診療服務的全科醫生短缺問題。“十二五”期間,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數量逐年增加,共計招收8200名。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省政府共建一批地方醫學院校,在政策、經費等方面給予傾斜,要求共建醫學院校擴大兒科招生規模,加大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當前,國家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使得兒童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凸顯,也對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提出新要求。宋毅表示,教育部正在從深化面向基層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擴大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積極主動承擔兒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兒科學科專業建設等四方面入手,加大兒科醫生人才培養力度。

據了解,教育部將繼續推進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為基層每年培養5000名左右從事兒科等各科常見疾病診療服務的全科醫學人才。要求38所高水平的醫學院校增加兒科專業研究生招生數量,到2020年兒科專業研究生在校總規模力爭達到1萬人。根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過渡期內,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省(區、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促進院校教育與畢業後教育的有效銜接。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1998年調整兒科學本科專業對兒科醫生來源影響”的問題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農林醫藥教育處處長王啟明解釋説,“在1998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不再單獨設置五官科學、兒科學、中醫外科學等臨床二級學科的專業,調整優化為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是根據當時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特別是行業用人部門的要求,參照國際醫學教育培養臨床醫師的通行做法進行的,主要是為解決用人部門反映的醫學生過早分科、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就業適應性不強等醫學人才培養的突出問題。本科臨床醫學教育的定位為學習內科、外科、兒科等臨床各科基本知識的通科教育。從醫學畢業生到兒科、內科等專科醫生的培養是通過學生畢業後進入醫院接受專科培訓和研究生教育來完成。將臨床二級學科的專業合併調整為臨床醫學,有利於夯實醫學生的知識基礎、提升臨床綜合能力,為將來成為高素質的臨床醫師奠定紮實的基礎。本世紀以來,本科臨床醫學、中醫臨床醫學專業招生數量持續擴大,2015年招生已達9萬餘人。客觀上講,這些學生均可成為兒科專科醫生的穩定來源。從數量上看,遠大於1998年僅有23所高校年招生650名兒科醫學專業學生的規模。因此,一直以來兒科專科醫生的來源是穩定充足的。”

王啟明表示,造成兒科醫生短缺的主要原因,從衛生計生行業部門反饋情況看主要是兒科醫生工作負擔重、職業風險高、待遇低,難以吸引更多的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選擇從事兒科醫療工作,導致出現了“一些從醫者不當兒科醫生”的現象。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著力解決兒科醫生吸引力不足、醫療機構短缺和單獨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等關鍵性政策問題。教育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各項改革,醫教協同,著力解決好兒科醫生短缺問題。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