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90%的縣域就診率是怎樣實現的?
———湖北宜昌借“互聯網+”破解分級診療難題

2016-02-28 16: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2月28日電(記者 王自宸、梁建強)記者在湖北宜昌調研發現,當地通過引入社會力量助力醫改,借助“互聯網+”創新搭建“分級診療轉診協作平臺”,實現了市、縣、鄉三級診療機構信息無縫對接,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掛號難、轉院難、結算難、繳費難、報銷難”等問題,使縣域內就診率達90%,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探索了分級診療改革新路。

“互聯網+”連通醫療“信息孤島”

“以前,轉診、報銷都麻煩,現在既方便又實惠。”2月26日,記者在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看到,經過兩階段手術,戈文福身體逐漸恢復,主治醫生尚峰輝正與他商議轉回遠安縣人民醫院接受術後康復治療事宜。

原來,1月17日下午2時,遠安縣楊坪鎮村民戈文福從7米高的河沿摔下後被緊急送往遠安縣人民醫院,初診為脛腓骨下端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因傷情嚴重,該院外一科副主任醫師畢長城決定,將病人轉到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

畢長城登錄“分級診療轉診協作平臺”,填寫電子轉診單,錄入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摘要、欲轉往科室等信息,傳至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新農合部門同步審核。不到10分鐘,戈文福的手機上就收到了新農合同意轉診以及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治療相關安排的短信。當日下午6時,戈文福就接受了骨科專家的手術。

“以前轉診,要跑主診科室、醫院新農合科、市新農合辦、醫院院長等處,患者家屬來回蓋章,少則幾個小時,多則一兩天。”戈文福説,現在醫生在辦公室內輕點鼠標,幾分鐘就能找好專家做手術,“真是趕上了好政策”。

“醫療機構間難以連通,淪為‘信息孤島’,極大制約了分級診療的推進。”宜昌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曹源介紹,2015年6月起,宜昌開始探路“互聯網+”,通過聯手健康之路(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搭建“分級診療轉診協作平臺”,對接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實現了預約掛號、導診、轉診、家庭醫生電子簽約、隨訪、諮詢、慢病管理等多項醫療服務信息的電子化、平臺化。

“新的平臺實現了各層級的醫院的信息連通,後期報銷也不用患者發愁。”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醫保辦副主任林久新説,基於“分級診療轉診協作平臺”,戈文福所有的就診信息都在平臺上由鄉、縣、市三級醫院的主治醫生同步共享,新農合辦公室同步審核,信息流、服務流和財務流的統一,讓患者真正實現安心治病。

政策導引、服務“外包”促共贏

推進分級診療,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但短時間內改變老百姓患病直奔大醫院的就醫習慣並不容易,為此,宜昌不僅在政策配套上做足文章,更通過服務外包,使分級診療更加“接地氣”、易推進,受到了患者、社區、醫院三方的歡迎。

宜昌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曹源介紹,衛生主管部門明確政策,鼓勵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院治療,疑難病、危重病在大醫院治療,此外,對於通過“分級診療轉診協作平臺”進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報銷比例最高可達90%-100%,轉診到縣醫院、市醫院的報銷比例分別可達75%、65%。而如果不通過平臺直接前往上級醫院就診,報銷比例則下調至40%。

“我叫徐大祥,是從長陽縣人民醫院轉診過來的。”“好的,請您稍等,我先幫您查詢轉診信息,然後帶您去住院部。”1月27日下午5點,記者在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雙向轉診接待處看到,健康之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服務人員很快幫患者找到接診醫生黃喬。

徐大祥感激地説:“我比預約時間提前一天來,但還是跟我馬上安排了病房,也不用我們跑轉診手續,真的非常方便!”

據健康之路公司董事長張萬能介紹,為保障分級診療制度的有效實施,公司不僅免費搭建信息平臺,還組建專業的落地服務團隊,在宜昌市縣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派駐第三方服務人員,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接待、諮詢服務,著力解決跨地區、跨機構轉診就醫服務斷層問題。

政策杠桿引導加上貼心服務帶動,群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意願顯著增強。宜昌市衛生計生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宜昌市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鄉鎮衛生院住院病人同比上升了20%,人均住院費用首次出現下降。

強化基層醫院“內功”提升服務能力

首診在基層,對基層醫療的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要真正實現“小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再轉診”的目標,亟待完善基層醫療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淯溪鎮衛生院是當陽市一所一級甲等醫院,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所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衛生院,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R、GE彩超、尿成渣分析儀、體外碎石機、腹腔鏡等一大批先進儀器設備一應俱全,但中青年骨幹醫生卻寥寥可數。

“分級診療的實施對於基層醫院來説是機遇也是挑戰。”當陽市衛計局副局長熊貴斌介紹,近三年,當陽市流失基層醫務人員近百人。為提高基層醫療隊伍水平,該市下發文件,要求市直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在晉陞副高級職稱前,必須到基層衛生院累計工作一年時間。他坦言,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有待充分調動,後備人才需要建立儲備。

為夯實基層醫療隊伍,宜昌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開展了鄉級村醫免費定向委託培養計劃,按每人每年1萬元的補貼標準推動培養工作,2014、2015年兩年內共培養了400多人,目前已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目標。

與此同時,宜昌還推行公立醫院人事管理和績效工資內部分配改革,開展“四化”(建設標準化、業務規範化、管理科學化、運行信息化)鄉鎮衛生院、“五化”(“産權公有化、建設標準化、服務規範化、運行信息化、管理一體化”)村級衛生室創建活動,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水平普遍提升。

曹源説,下一步,宜昌還將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出臺優惠政策,引導本地醫學院優秀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業,通過三級醫療機構對口幫扶,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表示,宜昌將就相關經驗進行總結完善、提升,務求實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