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失速的民間投資:卡殼服務業 基建領域大幅回撤

2016-05-26 10:04 來源: 新浪財經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失速的民間投資流向了哪? 卡殼服務業

民間投資困境依舊。作為民營經濟的風向標,民間投資佔全社會固定投資資産的比重,從1980年的18.1%,穩步上升至2014年的64.1%,成為中國各類投資中主心骨。然而到了2015年,民間投資增速卻比上年大幅下降了6.9個百分點,佔比更是僅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這種情況到了今年並沒有得到改善。前4月,民間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只有62.1%,比去年同期大幅降低了3.2個百分點。同時,增速也由去年的10.1%下降到了5.2%。這意味著,民間投資下滑態勢不僅仍在繼續,而且下滑速度還在加快。

這引起了國務院高層的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派出督查組對地方推進民間投資進行督查。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開通民間通道——在5月23日至30日開闢專欄,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就各項促進民間投資政策的推進效果、實施難點和修改完善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之所以民間投資問題在今年引起高度重視,一與民間投資增速下降加快有關;二是因為今年民間投資增速嚴重低於預期,這是引起關注的核心;第三,民營企業家本就對未來信心不足,所以當前更需要通過政策鼓勵來重塑民間投資的信心。

民間投資VS全社會投資:卡殼服務業

儘管民間投資增速下滑自去年已顯現端倪,但顯然今年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4月,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5.2%,已下降至只有去年同期不到一半的水平。

為何民間投資今年會持續下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民間投資結構發現,其快速下滑不僅僅是受中部和東部地區民間投資下滑所拖累,更與民間投資的行業投向有很大關係。

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2014年一季度,民間投資在一、二、三産業中的佔比,分別是2%、49%、49%;而到了兩年後,至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在三産中的佔比依次為3%、49%、48%。這表明,我國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二、三産業,但意外的是,近兩年來民間投資在三産中的佔比卻不升反降,反而下降了1個百分點。

這與全國大趨勢背道而馳。同樣是在2014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在一二三産業中的佔比,依次是2%、41%、57%。換句話説,全國固定投資早已形成了以第三産業為主的投資結構;而且到了今年一季度,全國固定投資流向第三産業的比重進一步上升了2個百分點至59%。

而以往民企對製造業的投資作用表明,民間投資對經濟轉型升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去年,在對第二産業投資的比重平穩下降的同時,民間投資對通用設備製造業投資的佔比為7.89%,對專用設備製造業投資佔比為7.08%,比重均比上年提高了0.2、0.1個百分點。

為什麼在全國經濟結構在加速從第二産業轉向第三産業的進程中,作為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民間投資,反而不投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呢,而且也不繼續追加第二産業投資?

在交通銀行(5.260, 0.00, 0.00%)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看來,民企之所以在第二産業投資上止步不前,與當前製造業不景氣難以帶來收益有關。“因為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廠礦,現在PPI指數還是為負,很明顯地影響了民間投資”,劉學智説。

“因為第二産業的一些低端領域門檻低,政府管制少一些,所以民間投資進入比較容易一些。”發改委投資研究所投資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説,而第三産業中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民企投資機會實際非常小,也受很多限制。

這也就形成了民間投資的一個怪圈:想投資收益好的服務業但進不去,所以只能在效益不好的製造業領域打轉。

在電力、水利設施、鐵路、港口、衛生、醫療,城市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本應是民間投資大有作為的領域,但由於受體制的限制,民間資本卻很難進入。

“説實話,一些民營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而是‘沒門’!不知道‘門’在哪兒!”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直言,“因此,必須進一步放寬準入,讓民間資本投資‘有門’!”

民間投資在基建領域大幅回撤

民間投資佔比下滑曾在2012年也出現過,彼時僅較上年微降了0.7個百分點,但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年以來的民間投資呈現加速下滑態勢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民間投資所在的29個細分行業投入增速來看,自2014年4月以來,與煤炭鋼鐵等有關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採礦業等民間投資,陸續陷入負增長通道直至現在;但下滑的行業呈現蔓延態勢,至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所在的10個行業都在負增長。

其中,自今年以來,民間投資下滑最為明顯的行業,當屬建築業和鐵路運輸業首當其衝。比如,鐵路運輸業民間投資累計增速已從今年前2月的8.72%急轉直下至前4月-35.80%;同時段建築業增速也大幅下降了18.24%。這意味著,民間投資在基建領域大幅回撤。

對此,吳亞平認為,民間投資其實本身在整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是很難進入的,因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主要都是國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在做,而且這塊領域過去也是政府主導的投資領域,且從回報週期、經營風險來看,這並不符合民間投資的特點,所以導致民間投資積極性下降。

“同時,這與現在大量的國企和央企,通過PPP模式投資後,民間投資機會減小也有關。”吳亞平認為。

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從全社會固定投資的投向來看,今年前4月,其投向基礎設施領域(不含電力)2415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且單是鐵路運輸業投資,也增長了3.9%,增速加快1.8個百分點。

為何同是基建領域,民間投資和全社會固定投資的投資熱情,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

這可以從投資資金的來源上窺得一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于洋在幾天前的4月宏觀數據分析報告會上分析説,從今年前4月固定資産投資到位資金的來源構成上看,國家主導成為了這輪固定資産投資的一個顯著特徵。

所以儘管今年社會融資規模高速增長,1月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就超2.5萬億,但天量信貸似乎並沒有將信貸資源有效地配置到實體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中的民營經濟部門。

在於洋看來,當前經濟之所以處於L型底部震蕩週期,主要是因政府推動基建投資和房地産回暖帶動經濟企穩,但市場內生供給和需求動能不足。“而這就意味著現在我們的增長動能,能夠維持在底部震蕩的態勢,實際上拉動力是固定資産投資,而這個固定資産投資是以政府為主導,通過大量社會融資作為催化劑完成的。”于洋説。(記者 張夢潔、實習記者 楊麗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