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家書屋+電商”,加出了啥?

2016-06-12 07:1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邊是農家書屋人氣不高,一邊是農村電商接入難。贛州探索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

“農家書屋+電商”,加出了啥?

從文化惠民到文化富民,小書屋變身“黃金屋”

“冷清的書屋熱鬧起來了!”5月27日,江西贛州市安遠縣孔田鎮農民鐘春梅在網店忙得不亦樂乎。網店開在鎮上的農家書屋裏,鐘春梅説:“這裡網絡免費,桌椅齊全,還有政策諮詢、技能培訓等服務,定期能參觀學習,小書屋就是我的‘黃金屋’。”

過去,鐘紅梅一直在路邊擺攤賣水果,“鎮上才有多少人氣?想賺錢都難。”她説。轉機出現在去年9月,市裏在孔田鎮搞“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鐘紅梅報了名,經過培訓,去年底,她開起了網店,短短幾個月,銷售額突破5萬元。她説:“山裏的土特産對接全國市場,前景好著呢!”

為解決基層農民“買書難、看書難”,8年前贛州市啟動“農家書屋”文化惠民工程。但現實是,隨著農村人口結構、群眾生活習慣的變化,農家書屋面臨資源閒置、門庭冷落的窘境。

同時,由於贛南農村受網絡設施落後、人才資源缺乏等條件制約,電商進入農村“最後一公里”瓶頸仍未打破。

能不能讓農家書屋和電商的優勢結合起來,實現從文化平臺到經濟平臺、從文化惠民到文化富民的轉化?贛州探索通過“農家書屋+電商”的形式,盤活現有農家書屋、基層文化信息服務點等資源存量,將其建設成為具有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功能的新型農村文化平臺,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與電商産業融合發展。

去年9月,贛州市在尋烏、安遠開展“農家書屋+電商”建設試點,成效明顯。各個服務站點平均每月借書量增長3倍,兩個試點縣電子商務交易額70%來自農家書屋。

“剛開張那個月,書屋只收入幾十元,後來村民慢慢了解、接受了這種新渠道,現在每月凈收入1600多元。”尋烏縣吉潭鎮圳下村“趕街”文化服務站站長劉傳盛説,服務站開張9個多月,累計為村民代購商品5.7萬元,代繳費用9.8萬元,代售農産品12.64萬元,現在村民有啥需要,都往服務站跑。昔日的小書屋,變成了多元化的公益性文化服務平臺。

在試點經驗基礎上,贛州趁熱打鐵,今年5月全面啟動“農家書屋+電商”建設,力爭3年內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在開闢農村增收新渠道的同時,建成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家園”。到今年底,全市每個鄉鎮將建成“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1/3的行政村完成服務站點建設。

“怎麼加”有標準,旺了人氣聚起財氣

在安遠縣新龍鄉小孔田村“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裏,擠滿了前來體驗的村民,有的在網上購物,有的在看電子屏上的農産品信息,有的在向工作人員諮詢。

農民歐陽發勝説:“農家書屋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不僅書屋的人氣旺了,還帶旺了村民致富的熱情,聚起農村電商的財氣。”

“從網絡構建到方法選擇,贛州‘農家書屋+電商’建設都有市裏的頂層設計指引。”贛州市委宣傳部部長胡雪梅説。

硬體怎麼加?要有統一標準。贛州按照一個服務場地、一套網絡系統、一塊電子屏、一個閱讀角、一批貨櫃、一名站點管理員的標準建設,同時鼓勵因地制宜,融入當地茶文化、鄉賢文化、旅遊文化等,增強文化底蘊。

軟體怎麼兼容?立足解決農民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贛州打通農村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最後一公里”,化解農村“消費難和銷售難”問題,將全市客運、貨運、郵政等資源整合,形成物流合力,降低物流成本。

服務怎麼轉型?打造升級版的服務站,贛州摸索出“三個+”標準:“+便民服務”,辦理生活繳費、代收發快遞包裹、票務預訂等一站式服務,讓農民覺得方便、實用;“+電子商務”,搭建全市農村電商平臺,讓農民能夠切實增收;“+文明創建”,發揮服務站信息收集、資訊傳播功能,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佈“身邊好人榜”,打造鄉村典型,傳遞正能量。

機制怎麼保障?贛州計劃將“農家書屋+電商”工作納入市縣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文明單位和文明村鎮測評體系,在政策、資金、人才上給予重點支持,項目化推進工作開展,並定期對各地建設情況進行督查通報。

從賣産品到賣文化,農民富“腦袋”又富“口袋”

“‘農家書屋+電商’的上線運營,攪熱了農村文化陣地,開闢了農民增收新路,讓農民兄弟既富‘腦袋’又富‘口袋’。”胡雪梅説。

農家書屋成了農民的“加油站”。安遠縣鶴子鎮貧困戶郭德勝,通過農家書屋學到臍橙種植新技術,還解決了臍橙銷售難題,他説:“新品種錯季上市,1斤能貴幾毛錢。”尋烏縣南橋鎮古坑村,利用書屋開展電商扶貧,解決了20多名貧困戶就業問題。

電商進村,致富門路更寬了。“以前村民對電商接觸少,自從村裏有了‘農村書屋+電商’服務站點,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自家的農産品賣到全國各地。”古坑村村民彭開明説,以前土蜂蜜20元一斤沒人買,現在賣出50元一斤的價格;臍橙價格網下2元一斤,網上能賣到5元,茶油甚至能賣到100多元一斤。“沒想到,大山裏的老表們也趕上了時髦!”

從賣産品到賣文化,農民收入更高了。安遠縣的“本甄蜂蜜”,通過新的服務站點,把蜜蜂原生態的生長環境、採蜜過程、製作流程以及傳説故事拍成視頻,並針對春節、中秋節等節日進行創意包裝,吸引了眾多商家訂購。“我們賣的不只是蜂蜜,也是文化,現在蜂蜜每斤售價118元,還供不應求呢!”“本甄蜂蜜”網店店主陳偉坤説。

目前,安遠縣共打造出“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52個,九龍山貢茶、原味香菇、三鮮粉等60多個電商産品暢銷全國,全縣農村網店超過1800家,28萬多名群眾受惠。

農家書屋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聯通,帶旺了人氣,提升了書籍的借閱率;增強了農家書屋的服務功能,農民獲取知識和資訊從線下升級為線上線下並舉,農民通過手機掃一掃就可以下載自己所需的書籍或資訊;他們不再是自娛自樂,將自己撰寫的對聯、表演的採茶廣場舞上傳網絡,加深了對家鄉的熱愛。

通過“農家書屋+電商”幫扶起來的電商,反哺農村文化事業的積極性高。他們有的創辦文化實體企業,有的拿出經費為農家書屋新添設備、新購圖書。安遠縣車頭鎮村民劉老二,在政府的支持下,把自家一間店面升級成“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把涉農政策、農情資訊、農業技術等報刊書籍擺上書架,將具有安遠特色的農産品上線銷售,贏得群眾點讚。(吳齊強 張惠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