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浙江台州:直擊小微金融“痛點” 探尋
改革創新“支點”

2016-07-19 17: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7月19日電(記者 王俊祿)作為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浙江省台州市自今年以來,著力在小微金融領域找準“短板”,直擊“痛點”,改革取得不少“亮點”。如構建了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建立起覆蓋全市農戶的信用檔案,設立政府版信用保證基金等,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徵信難、貸款難、擔保難等問題。

熙熙攘攘的台州臨海火車站出口,兩幅招牌引人注目:“貸款找泰隆,很方便;存款找泰隆,利息高。”自稱為服務小微企業的“草根銀行”的浙江泰隆商業銀行行長王官明説,“這樣的對話簡單、直白、接地氣。”

據統計,截至6月末,泰隆的貸款餘額為761億元,其中100萬元以下貸款客戶佔比96.78%,貸款戶均僅29.24萬元,涉農貸款餘額佔比47.71%。

“銀行接地氣,放貸才能有底氣。”在台州的不少銀行,超過40%的員工服務在一線。泰隆銀行麗水分行行長陶麗紅説,多數時候,他們奔波在工廠車間、田間地頭,踩著魚塘邊的泥地,聽著隆隆的機器聲,在“掃街”過程中,信息掌握了,需求摸清了,風險可控了,“比如走訪時發現縉雲燒餅經營良好但缺資金,泰隆就特設了‘燒餅貸’,首期授信2000萬元,深受好評。”

在台州,國有大銀行同樣熱衷“小生意”。農業銀行台州分行行長賈正生表示,國有銀行放下身段做小微,同樣優勢巨大。首先,基於規模效應,貸款利率明顯低於全市金融機構加權平均水平。其次,點多面廣、聯結城鄉,服務範圍更廣。

“要尊重民營銀行的首創精神,同時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介紹説,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表現在信息不對稱、抵押擔保難上,政府要以改革的勇氣加以破解。2014年起,台州下決心將原先分散在公安、財稅、法院、國土、社保、市場監管等12個部門78大類600個細項,4800多萬條信用信息進行了整合匯集,建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目前,平臺覆蓋市內全部企業與個體工商戶55萬多家,成為各銀行機構最依賴的公共平臺。溫嶺某機電企業原在一家銀行貸款120萬元。銀行通過查詢該企業的正負面清單,發現2014年5月該企業法人有刑事拘留案件,2014年6、7月份均出現稅收未及時繳納信息。掌握了這些信息,銀行對企業進一步調研後發現存在較大風險,及時預警這筆貸款風險,並如期收回。

小微企業貸款難,很多時候是因為擔保無門,傳統的企業互保,則往往“垮一個企業倒一片産業”。為此,台州籌資5億元,建立市級信用保證基金,可撬動50億元融資規模。截至年初,該信保基金共為小微企業承保1049筆,累計擔保授信16.17億元。信保基金運行中心顧問任建翔分析稱:“有了這個信保基金,銀行的壞賬責任從100%降至20%。換句話説,貸款可以放大五倍,但風險仍然維持原來的水平。”

與此同時,台州積極探索商標質押貸款等新型融資渠道,盤活小微企業“沉睡的資本”。台州某食品公司擁有“浙江著名商標”。接到幾筆大訂單後,資金一時週轉不靈。自有廠房已經抵押,短期也找不到保證人,眼看訂單就要黃掉。工行台州分行獲悉後,向企業推薦了商標質押貸款業務。經過資料收集、質押登記等程序,發放了商標質押貸款200萬元,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台州市推進商標質押融資改革試點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劉豐介紹説,自去年6月底台州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商標質押貸款地方試點以來,台州已辦理商標質押融資363筆次,佔同期全國辦理總量的29%,金額達17.1億元,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

隨著“痛點”逐步消解,台州金融生態更趨完善,“信用台州”漸成品牌。近年來,台州存款增速、貸款增速以及資産質量始終位居浙江省前列。近日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發佈稱,去年台州市信用綜合指數在259個地級市中名列第9,在122個人均GDP為5000-10000美元規模的城市中排名第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實習生 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