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服務3500多人次科學家

2016-10-10 11:35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外國同行一看見我,就和我開玩笑,讓我早點告訴他們手頭正在做什麼,他們就不用白費勁了。因為我們現在有了利器,解析一個病毒表面蛋白結構的速度大大提高。”在日前舉行的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第一屆全國用戶學術大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説了這樣一件趣事。他所説的“利器”,正是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作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家綜合性大科學裝置,上海設施自2014年5月開放試運行以來,吸引了中科院兄弟院所、國內高等院校、國際醫藥企業等200多家單位,以及來自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地的3500多人次優秀科學家,依託設施進行1300多項重大前沿創新課題的研究。

力爭5至10年達到國際一流

“如果用長跑來比喻,我國的蛋白質研究還沒進入第一集團軍,不過我們在第二集團軍已經佔據了一個有利位置。”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副所長、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主任雷鳴介紹,上海設施是全世界第一個集先進科學裝置和大型設備之大成的“國之利器”,這對於提升我國蛋白質科學研究能力大有用武之地。

截至今年8月,上海設施已累計運行超過18.5萬小時。設施的用戶、科研團隊和技術團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包括在《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論文16篇,僅2016年上半年就有10篇。比如,清華大學施一公研究組與上海設施黃超蘭團隊合作,首次解析了酵母剪接體分子機制,被公認為破解了生命科學領域的一道難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福團隊闡釋了一種新的埃博拉病毒膜融合激發機制,這與之前病毒學家熟知的四種機制大為不同,成為近年來國際病毒學領域的一大突破。

目前上海設施已經到位學術帶頭人16名,作為首席科學家共承擔國家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3項,科研團隊承擔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B類)專項近三分之一研究任務。

從誕生起就有自主創新基因

“以往晶體蛋白篩選都是人工操作,最近我們和交大、浙大合作研發了一套微流控制儀器,樣機已經搭好了,這將會大大提升蛋白篩選的效率。”雷鳴透露,這個在工科領域並不新鮮,不過在生命科學領域很少有這樣的産品。

上海設施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有著這樣的自主創新基因。他們自主研發國內首套將軟體控制、硬體設備和生物應用進行整合的規模化蛋白質製備系統,實現蛋白質製備全流程的高度集成和流水線作業,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上海設施的蛋白質微晶體光束線採用了創新的光學設計,實現了微聚焦光斑尺寸的靈活調節。微聚焦和複合物兩條晶體學線站在國內首次實現無快門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結構測定自動化,提高了線站的使用效率。

他們還建成了國內首條基於同步輻射三代光源的小角X射線散射和紅外生物專用線站,實現了自動上樣、數據採集和結果輸出。各光束線的技術指標與總體性能均達到了國際同類線站的先進水平。

實現科學裝置公益價值最大化

這麼多科學家來到上海設施免費做實驗,再帶著成果離開,這對上海建設科創中心能有多大促進作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長李林説,上海設施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做出原創發現提供了實驗設備,從而最大限度實現這一科學裝置的公益價值,這正是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意義所在。

一個開放共享的國家級蛋白質研究實驗室,還只是第一步,它的建設者們還繪製了很多藍圖。李林介紹,上海設施每天産生海量的數據,美國歐洲都有類似的數據庫,如何把這些數據儲存利用起來,他們正在醞釀當中。“目前85%以上用戶是基礎科研單位,接下來,我們會和醫院有更多合作,希望能夠為精準醫療提供更多服務。”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長、生化與細胞所所長劉小龍説。

雷鳴一直在呼籲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技術團隊,別把目標只盯在發論文上,“要發展我們自己的技術,最重要的還是人才,希望有關部門能出臺一些可以落地的人才政策,築巢引鳳。”  (記者 黃海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