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向總理建言,施一公“搶”了葛優的臺詞

2017-01-18 22:56 來源: 新京報新媒體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日報記者 武治義 攝

“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人才!”

1月16日,著名演員葛優的這句經典臺詞,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一場座談會上被人提起。不過,“搶”説這句臺詞的不是葛優,而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事實上,在座談會上,施一公與葛優僅隔著一個座位。

這是李克強總理就《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召開的第二場座談會,邀請了教科文衛體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出席。施一公和葛優分別作為教育科技界和文化影視界代表參加。

施一公向總理建言的,是如何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吸引並留住更多人才。“科技發展靠什麼?除了經費投入,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施一公説。他建議,要用國際化的條件引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頂尖人才,建立長期穩定支持優秀科學家的機制,關注博士後和研究生這些人才“後備力量”,提高研究生補貼標準。


中國日報記者 武治義 攝

“你提的建議非常重要!”李克強當即表示。總理還向施一公詳細詢問當前高校研究機構的自主權、科研“人頭費”、博士研究生補貼等情況。與會的另一名教育科技界代表,南京工業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黃維也向總理進言,一些地方院校在自主權上還受到較大限制,“人頭費”管得較死,學科資源配置“貧富不均”、高校自主調配難有作為的現象還較突出。

李克強當即表示,這些年來特別是去年,黨中央、國務院對院校科研教學擴大自主權制定了很多措施。很多地方高校,自主權應該比部屬高校要大。“怎麼在有些地區,反而倒過來了?”他現場要求有關部門下去了解情況,對地方特別是教育資源較集中的地區,給地方院校的自主權要“多放”。

2016年4月考察清華和北大時,李克強明確指出科研“人頭費”不要管得太死,否則很難吸引一流人才。今年1月,總理再次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賦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人才的創造活力。

針對提高研究生等人才“後備力量”的補貼標準問題,李克強在座談會現場部署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現在的標準是9年前制定的,確實太低了。”總理説,“還是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是提高基礎助學金,二是鼓勵博士研究生多參與教學研究工作,多從教授那兒拿補助。”

“要優先把提高基礎助學金這個問題解決了。”李克強説。(新京報特約記者 鐘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安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