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紅土地上打響“攻堅戰”——來自江西革命老區的脫貧攻堅新觀察

2017-06-26 17: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昌6月26日電(記者 郭強)盛夏6月,贛鄱大地上各貧困村裏一片忙碌景象。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江西這片紅土地上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在這場攻堅戰中,江西各地挂圖作戰,用“繡花”的功夫,聚焦每一個貧困村、每一家貧困戶,闖出了一條條脫貧新路。

貧困縣裏的“作戰圖”

走進江西永新縣脫貧攻堅北部戰區作戰室,只見墻上挂著兩幅標著密密麻麻數字的作戰圖,格外醒目。

為實現今年脫貧“摘帽”目標,永新縣將全縣分為四大戰區,並建立縣、鄉、村三級精準扶貧作戰室,立下軍令狀,成立指揮部,挂圖作戰。

“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永新縣委書記肖兵説,當前,他們正通過四大戰區層層壓實責任,統籌調配資源,向貧困發起總攻!

永新的場景是江西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江西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齊抓共管,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

打贏這場攻堅戰,其難度不亞於戰爭中的衝關奪隘。在攻堅戰中,江西派出1萬多名幹部進駐貧困村,安排落實30多萬名結對幫扶責任人,帶領貧困群眾,向貧困發起最後衝刺。

今年2月,井岡山率先傳來捷報: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的第三方機構評估,井岡山成為我國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後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

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説,90年前,中國革命的星火從井岡山開始燎原全國;90年後,這片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紅土地上,又打響了脫貧奔小康的第一槍,再次成為全國全面脫貧奔小康的新起點。

攻堅戰中的“繡花”功夫

在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後,今年,江西橫峰縣又組織幫扶單位和幹部進村入戶,開展精確再“掃描”,農戶走訪率達100%。

“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率與農戶的走訪覆蓋率是成正比的!”橫峰縣姚家鄉黨委書記徐俊説,通過精準再識別,當地清退了35戶139名不符合建檔立卡條件的群眾,新增了30戶115名因病致貧群眾。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於精準。

江西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打響規模宏大的脫貧攻堅戰;另一方面,又用“繡花”的功夫,聚焦每一個貧困村、每一家貧困戶,做到精準再精準。

再過兩個多月,贛縣五雲鎮夏潭村甜葉菊合作社又將迎來豐收。3年前,貧困戶肖亮因車禍致殘,幹不了重活。在脫貧攻堅中,當地政府讓他入股了村裏的甜葉菊合作社,同時又安排他在合作社幫工,每天能掙70元工錢。

望著豐收在望的甜葉菊,肖亮激動地告訴記者,他身患殘疾不能外出務工,發展産業又沒有門路,而政府對症下藥,讓他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記者了解到,依據建檔立卡信息情況,並精準分析致貧原因,江西確定了“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精準扶貧路徑。

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副主任饒振華説,通過這五大舉措,江西貧困人口已由2013年建檔立卡時的346萬人降至113萬人。

紅土地上的脫貧新路

每天送孩子上學後,江西石城縣琴江鎮長樂村貧困戶曾麗梅就步行來到村裏的扶貧就業車間上班,每月工資2000元左右。

為了幫助文化水平不高、又有拖累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戶脫貧,石城縣依託當地鞋服加工産業,在貧困村設立就業扶貧車間,最大限度吸納貧困人口進車間務工,走出一條以就業扶貧為主的脫貧新路子。

在脫貧的戰場上,江西不僅對症下藥,精準施策,還大膽探索,勇闖新路。

清晨, 當第一縷陽光穿過井岡山的濃密竹林,映照在黃坳鄉電商服務站的招牌上時,黃小華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通過這個服務站,當地的土特産品不僅賣出深山,還賣出了更好的價錢。

拿著厚厚一沓快遞單,黃小華告訴記者,從開業到現在,服務站的銷售額已突破100萬元,這些産品大多是貧困戶生産的,其中合作社入股的46戶貧困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重大疾病是橫亙在貧困群眾脫貧路上的最大攔路虎。為破解這一頑疾,江西省在前期試點基礎上,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了重大疾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大大提高了報銷比例。

去年,因為意外燒傷,于都縣寬田鄉龍泉村貧困戶劉小平共花費治療費用41.4萬元。然而,經新農合、大病保險等補償後,他最終個人實際承擔支出僅1.9萬元。

“如果沒有這麼好的政策,我這輩子估計都難以脫貧!”他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