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首次利用無人艇進行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

2017-10-23 18:4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0月23日電(記者 張建松、岑志連)中國地質調查局正在開展的我國重點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中,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與上海大學合作,首次利用無人艇在海南三亞灣海岸帶進行綜合地質調查。

根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需求,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項目團隊利用“精海3號”和“精海虹號”無人艇,攜帶了多波束測深系統、側掃聲吶、淺地層剖面儀、單波束測深儀、ADCP、CTD、水下攝像機等調查設備,在三亞灣東瑁洲島的東部和北部複雜淺水區,共進行了60多條測線調查,獲得大量地質調查數據和影像資料,調查效率顯著提升。

“海岸帶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相互作用的交匯地帶,調查中需要海陸交接處的各類數據無縫對接。我們傳統作業方式是利用小船搭載各類地質調查設備,多名調查人員需要隨船或下海調查。由於沿岸水很淺,小船也不易作業。而且調查人員下海的風險大、效率低。”本航次技術負責人、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工程師溫明明説。

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是集機械、控制、通信、力學、材料、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為一體的無人艇專業研究機構,其麾下的“精海”系列無人艇目前已研製到第八代,在我國東海、黃海、南海以及南極羅斯海等海域都進行過實際應用。

此次出征的“精海3號”長6.28米、寬2.86米、深0.90米,設計吃水0.43米,滿載重量2.60噸,續航力大於200海裏,採用了高度集成化、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各個模塊即插即用,能夠滿足多種海況下的地形測繪、海底勘探、環境監測等任務。

“精海虹號”是上海大學“精海家族”中最新成員,艇長2.7米,最大航速為6節,續航力約20海裏,最大負載0.15噸。具備路徑規劃、自主導航等功能,可自主完成近島礁淺水區域地形地貌的測繪以及水文信息的採集。

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開展的“北部灣等重點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項目中,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主要承擔了廣東、廣西、福建和海南等四省區重點海岸帶的綜合地質調查,海南三亞灣是其中一部分。“精海3號”和“精海虹號”無人艇在完成三亞灣東瑁洲島近岸海域的全覆蓋測量後,還將進行三亞灣近岸的補充調查,此次任務總調查面積約96平方公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