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矽谷”探尋“世界坐標”
——創新發展的南山實踐

2018-11-14 21: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深圳11月14日電 題:“中國矽谷”探尋“世界坐標”——創新發展的南山實踐

新華社記者 孫飛

不到40年時間裏,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區域躍居全國區(縣)前列,伴隨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經濟發展的深圳“南山奇跡”崛起于南海之濱。騰訊、大疆、光峰光電……南山扭住創新驅動不放,頗具“中國矽谷”氣質,一個個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從這裡生長壯大,邁向全球市場。

南山,曾經創建中國第一個涉外工業區——蛇口工業區,發出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時代強音。如今,南山正探尋創新發展的“世界坐標”,以開放包容的理念融入全球“創新鏈條”,在新時代“創新再出發”。

引領前沿,“南山産品”走向世界

根據手機提示轉動頭部,建立人臉三維模型,之後使用手機時可實現免接觸“刷臉”解鎖……近期發佈的帶有3D人臉識別功能的“網紅”手機,將深圳南山的民企奧比中光推向臺前。“我們投入研發3D結構光手機方案已有3年,終於迎來了成果檢驗的一刻。”奧比中光創始人黃源浩説。

從“三來一補”的加工製造,到亦步亦趨的跟隨式創新,再到勇立潮頭的引領式創新……“深圳近40年來的發展經驗表明,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説。

南山是其中的典型樣本。“每一個10年,南山都有代表性的創新企業出現。”南山區委書記王強説,家電時代的康佳,手機時代的科健,智慧時代的華為,互聯網時代的騰訊等知名企業,都起步于南山。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蛇口開山炮”開始,敢為人先的“創新基因”讓南山在每一波産業浪潮中,都“合上了節拍、找到了位置、搶到了機遇”。

2017年,南山實現生産總值4601.5億元,總量居全國區(縣)前列、廣東省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的1/4,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82%。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旗下賽迪顧問發佈的《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顯示,南山區位列2018年中國百強區第一位。

大疆無人機受到美國市場歡迎,傳音手機在非洲銷量排名前列,機械臂“新貴”越疆科技海外市場發展迅猛……站在“創新高地”之上,“中國矽谷”孵化而出的企業更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以大疆為例,美國《時代》週刊曾將“精靈”的第二代産品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産品。“創新最關鍵的不是從1到N,而是從0到1的過程。”大疆創新相關負責人説,“大疆恰恰完成了消費級無人機從0到1的這一步。”

開放融入,鏈結全球創新資源

蘋果華南總部、高通深圳創新中心、空客(中國)創新中心……一系列全球知名企業選擇將創新載體落戶南山。在不少專家看來,這一方面是對中國市場的再發現、再認識,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南山開始不斷融入全球創新鏈條。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説,大型跨國企業加強在深圳、南山的創新中心佈局,是研發資源全球配置的需要,有望帶動南山的産業提升,並將提升深圳作為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的國際化水平。

在“引進來”打造“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同時,南山也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出去”,鏈結國際創新資源。

光峰光電是近年來崛起的激光顯示“新貴”。談及與比利時巴可公司近期的成功合作,光峰光電創始人李屹難掩興奮,“我們將發揮各方人才、市場、核心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開展全球電影放映市場業務。”

目前,由南山企業“走出去”投資建設的海外創新中心已達7個。以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與力合科創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美國舊金山海外創新中心為例,將與舊金山、矽谷的孵化器合作,重點瞄準人工智慧、物聯網、大健康領域的特色項目進行孵化。

源頭創新,佈局基礎研究載體

坐落于南山的鵬城實驗室,是首批啟動建設的廣東省實驗室,正成為推動人工智慧平臺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表示,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未來鵬城實驗室將開展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慧作用。

目前,鵬城實驗室正推進“一個平臺、兩個應用”建設,即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以及將人工智慧和産業發展相融合的“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兩個應用。

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中國矽谷”走向世界,要從模倣跟風的跟隨創新,邁向引領發展的源頭創新,其中創新載體的建設意義重大,並要探索體制機制創新。

深圳首個以諾貝爾獎得主名字命名的研發機構在南山區落戶,這便是廣受關注的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進而,深圳著手建設10個由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實驗室,為建成國際創新中心落棋佈子。

在位於南山的深圳大學城,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正推進建設E級超級計算機。“‘十三五’期間,深圳計劃投資40億元,打造E級計算機。”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主任劉明偉説,E級計算機將使中心的計算能力提升1000倍,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大型科學裝置,為灣區基礎科學研究、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提供強有力支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