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沿著開放大道勇毅篤行 共同行動造福世界人民——寫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會開幕之際

2019-03-25 11: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5日電 題:沿著開放大道勇毅篤行 共同行動造福世界人民——寫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會開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吳雨、伍岳、吳茂輝

碧海椰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拉開了帷幕,全球政商學界代表再度聚首海南,調整好表針方位,即刻進入“博鰲時間”。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去年仲春時節,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宣示。

一諾千金。隨著一項項對外開放政策接連推出,一條更加寬暢的開放之路延展向四面八方。處在新的歷史方位的中國正沿著開放大道勇毅篤行,在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更好地與亞洲和全球互利共贏。

言必信行必果 開放大道上馳而不息

東嶼島上,臨海而立,時代大潮浩浩蕩蕩奔流而來。

博鰲,浪花拍岸。“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習近平主席一年前的演講聲猶在耳畔,宣示了新時代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為世界發展注入了中國信心。

中國,風潮正勁。一年的時間,一系列對外開放重大舉措陸續落地,涵蓋放寬市場準入、改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多個方面。

“剛剛通過的外商投資法給外資提供了政府採購的平等機會。”才結束埃及之行又馬不停蹄趕來博鰲的王磊興奮地説。作為跨國制藥企業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他對外商投資法格外關心。

這部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法律,不僅明確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全面確立對外資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還針對外國投資者普遍關心的知識産權保護、技術轉讓等問題作出了明確的保護規定。

通過立法回應外資企業關切,國際社會感受到中國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和誠意。

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讓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感到清新舒暢,一如此時博鰲朗風習習。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確立以制度為保障、以規則為基礎的投資環境,將推動我國在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説。

一年來,金融領域誕生了諸多“第一個”:第一個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第一個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第一個外資控股保險公司……

一年來,汽車製造等産業進一步向外資敞開大門,寶馬、特斯拉、大眾等紛紛擁抱中國市場。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國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去年更是創下引資規模歷史新高。

一年來,我國出臺了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外資限制性措施縮減了近1/4。出臺外商投資法,加大對外商投資的促進和保護力度。

一年來,中國新設海南自貿區,升級擴容上海、廣東等自貿區,並提出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目前,中國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儘管全球經濟增長又現疲態、貿易保護主義頻頻抬頭,中國依然在開放的大道上馳而不息。中國用1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踐行著對世界的諾言,向世界展示了全面加速對外開放的全新姿態,也推動自身經濟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新設外資企業增長近70%;貨物貿易總額超30萬億元,服務貿易增長11.5%;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升至76.2%……

對外開放闊步前行,中國市場也隨之煥發出新的活力。“中國進一步向外資敞開大門,由此帶來的‘鯰魚效應’將促進國內企業在與外資企業同臺競爭中加速轉型升級。”在可以預見的激烈競爭面前,哈爾濱九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寅顯得幹勁十足。

“我們正加速進入一個以開放促改革、促轉型、促增長,以更高質量開放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中國聲音在世界迴響 開放共贏成全球共識

在日趨複雜的全球變革中,到底哪些會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機遇,究竟怎樣做才能克服前所未有的挑戰,眾説紛紜。

只有在歷史規律中方能看清大勢。去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從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等方面對世界大勢作出了清晰的判斷:

“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贏。”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

“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

一年後,這些精準“把脈”得以印證,中國的對外開放為自身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更將發展成果惠及世界。

2018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6%,總量突破90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的評價,中國擴大開放“為當今世界增加了確定性和希望”。

“會飛”的斯洛伐克汽車、捏得起繡花針的德國倣生機械手,香氣四溢的埃塞俄比亞咖啡,口感醇厚的阿塞拜疆蒸餾酒……去年11月,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全球17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00多家企業,紛紛亮出“寶貝”産品,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短短6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開放合作迸發出澎湃動力。

首屆進博會的共襄盛舉,擲地有聲地回答了時代之問。面向未來,中國正著力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博鰲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APEC會議、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回望已經過去的這一年,從主場外交到國際會議,“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聲音在世界迴響。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證明,越是對外開放,越能合作共贏。”新加坡隆道研究院總裁許振義認為,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紅利不僅使中國民眾受益,也帶動了世界經濟。

2018年6月,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小崗村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是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學員。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感受中國改革發展的歷程,尋找中國實現發展的“鑰匙”。

“中國在改革開放、減貧和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十分欽佩。我想將這裡學習到的成功經驗,結合塞內加爾的國情,找到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來自塞內加爾的阿卜杜拉耶·恩迪亞耶説。他表示,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既有互惠合作,也有經驗分享,讓廣大發展中國家大為受益。

開放共贏理念正在逐步成為全球共識。一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表達了希望同中國加強互利合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全球化進程的意願: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成員國領導人簽署、見證了23份合作文件,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展現出擴大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決心。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非洲領導人表示願做中國可信賴的朋友和夥伴,向世界傳遞了中非攜手並進的強烈信號。

2018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之際,又有67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合作文件。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文件。

……

“世界因共同而美好”,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宣傳片反復播放著這句話。在共同的挑戰面前,世界應該有共同的目標。越來越多國家和中國一道,選擇開放共贏,共同行動以謀求共同發展。

面對新挑戰勇毅篤行 各方期待互利共贏的“博鰲聲音”

雖已走過萬水千山,仍需不斷跋山涉水。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全球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在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情緒抬頭之際,全球貿易投資發展需要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平等的機會,以增強投資者信心。”挪威中國商會董事會主席拉爾斯·貝格·安德森認為,近期中國推出的外商投資法已經明確地傳遞出這一信號。

當前,全球都面臨經濟復蘇、數據革命、科技引領等共性問題。本屆博鰲論壇年會主題為“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各界期待與會精英聚焦共性問題,提出“博鰲方案”,緩解難題、共克時艱。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多邊主義、對話合作是大多數國家的願望,開放、創新是世界經濟和全球化持續前行的不二選擇。

“身處一家科技企業,我認為無論是實現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還是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持續繁榮,數字科技將是一個最重要的手段和路徑。”又一次來到博鰲尋求思想碰撞的京東數字科技集團CEO陳生強,帶來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用數字科技去服務實體經濟,不應該僅限于服務業,還要把製造業、農業納入進來,讓一二三産業都能夠實現從信息化向數字化迭代。

今年,“科技創新”正是年會的關鍵詞之一,陳生強所提出的觀點可以在年會眾多議題中得到充分探討。在與會嘉賓的觀點交鋒中,大數據、人工智慧、分享經濟、海洋經濟、5G與物聯網等領域如何驅動經濟增長,或將日漸明晰。

與此同時,另一個關鍵詞“開放”,也將被頻繁提及。李保東介紹,在開放型世界經濟板塊,世界經濟展望、服務業開放、WTO改革、跨境電商、自貿區與自由港等議題緊扣時下熱點,並會發出有價值的“博鰲聲音”。

從名不見經傳的漁業小鎮,到如今國際范兒十足的永久會址,博鰲的巨變正是“開放”和“創新”的縮影。走過18載風雲激蕩,這兩個關鍵詞已經深深烙印在博鰲的每一步變遷中。

面向未來,開放、創新既是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點,也是亞洲與世界應對結構性改革挑戰的關鍵。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在新起點上,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將奏響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強音,為全球共贏發展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