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一輪改革開放將給亞洲與全世界帶來紅利

2019-05-14 07:18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下,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處在巨變的十字路口。21世紀第二個10年不平靜,但世界仍然有繼續繁榮發展的希望,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亞洲的發展。

近幾十年來,亞洲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全球的不確定性像是一場颶風,亞洲處在暴風眼的位置,需要以良好的經濟發展、穩定的社會形勢在世界發展變局中保持定力,才能成為世界穩定的基石。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名字最古老,也是民族、宗教、地緣、歷史最複雜的洲。迄今為止,複雜性導致亞洲沒有像歐元那樣的統一貨幣,沒有像歐盟、非盟、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那樣的統一洲內國家間政治組織,沒有像北美自貿區那樣的經濟一體化組織。

近些年,事態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2017年,吉迪恩·拉赫曼在新著中點明“亞洲經濟實力的上升如何改變世界政治”“西方長達數十年的對世界事務的統治正在接近尾聲”。很明顯,在以上關於“亞洲崛起”的代表作中,都把中國視為亞洲未來發展的巨大動力。

中國正在通過總結發展進程向亞洲與全世界提供經驗。長期以來,國際流行的發展經驗是“華盛頓共識”,即政治選舉化、經濟私有化與治理市場化。但實踐證明,這些經驗並沒有在各國實現長久的成功。相反,“最不發達國家”反而越來越多。關鍵原因就在於,發達國家對經驗分享的進程中過大突出制度作用,而忽視了人的因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講話中都反復強調“人民”一樣,這一關注重點無疑對世界尤其是亞洲、非洲這樣的發展中地區有充分的借鑒意義,也讓發展中國家真正看到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

中國正在通過新一輪改革開放實踐向亞洲與全世界全面分享發展紅利。與堅持自身“第一”的某些國家不一樣,中國發展並未走只顧自己發展的現實主義道路。過去10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中國製造”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節省了上萬億美元支出,為發展中國家帶去了“商品民主”,讓更多中低收入者享受到了相對平等的福利,這正説明了:中國共産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

在不斷向亞洲與世界表達誠意、推動全球化的同時,中國更用實際行動造福各國人民。事實上,由於中國的開放與高速發展,亞洲才得以真正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亞洲崛起”才得以真正成為現實。亞投行的成立、擴容就是一例,其僅兩年就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機構,證明了中國開放與牽引下的“亞洲崛起動力”。

中國正在通過堅定承諾向亞洲與全世界釋放穩定預期。在中國推動下,國際輿論普遍相信,2050年前世界四大經濟體中亞洲將佔三席(中國、印度與日本),“一帶一路”也將使亞洲互聯互通的狀態得到全球最快的改善。不過,亞洲崛起非一日之功,如何應對西方對亞洲區域強國的“離岸平衡”戰略,如何解決亞洲各個鄰國之間普遍存在的“信任難題”,讓中國經驗在各國執行並複製成功,都將考驗著亞洲崛起的未來進程。“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只要一步步紮實地走下去,亞洲崛起就不再是夢想,而是可達到的現實。從某種意義上看,亞洲漫長的崛起之路,與中國發展之路相伴相生。

新時代,中國一方面可以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和自信,持續對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對外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也要有更長遠的眼光、更有恒心的戰略耐力。在當前極其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既要與西方強化合作,在中國投資走向廣泛發展中國家時引入歐美國家的第三方參與,繼續讓他們成為中國發展的利益攸關方,也要與相關力量進行有效競爭,站在真正人類與全球利益的高度,為國際治理注入新鮮血液。這意味著在實踐中,我們要“巧作為”“深作為”“實作為”“長作為”,進行更精細化的對外作為。中國要深化落實過去5年來對國際社會的各項承諾,優化存量、擴大增量,通過企業合作、對外投資、貿易往來等方式做大中國的發展紅利,塑造中國作為新型大國的口碑,防止“改革空轉”“政策打滑”等跡象蔓延至國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 王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