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寫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2019-05-30 20: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寫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新華社記者胡喆、董瑞豐、蓋博銘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穩步增長,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前列……我國主要科技創新指標穩步提升;嫦娥探月、北斗組網、列車飛馳……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在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創新活力泉涌,正朝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目標奮勇前進。

匯聚科技之力: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5月23日,一輛藍色和銀色相間的子彈頭列車在青島帥氣登場,未來感十足的外觀讓這輛高速磁浮試驗樣車甫一下線,便立刻成為“網紅”,收穫“粉絲”無數。

時速600公里、經過近三年技術攻關、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高速磁浮列車不僅顏值高,科技含量更高,且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2018年,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18顆,全球組網衛星基本系統完成部署,形成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能力;2019年初,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我國科技發展在一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並行、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要清醒認識到,自主創新是我國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們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説。

5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科技達沃斯”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行,《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9》發佈:中國人工智慧論文發文量居全球前列,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居全球第二,但引文影響力指標相對落後,共性技術平臺、芯片處理器等企業數量較少,基礎層領域發展相對薄弱。

“把握好歷史大變局的趨勢和機遇,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指出,面向未來中國將著力增強科技創新的體系能力,提高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高度重視顛覆性技術突破,注重原創導向,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

釋放科技動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科技工作者的創新落腳點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午休時刻,北京雲知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偉及部分科研人員還在忙碌著。自主研發的車載芯片、集成語音識別技術的智慧家居……在出行、家居、醫療等領域,黃偉構建了一張人工智慧“技術圖譜”,將技術與使用場景銜接,構建一系列服務生活的“未來場景”。

“科技要發展,必須要使用。用科學的力量解決實際問題,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為科學發展提出新思考、新課題。”黃偉説。

在國民經濟主戰場中,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解決現實問題的“妙招”,也把惠民、利民、富民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

一進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辦公樓,幾名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機器人。在這裡,平均每年誕生近10個高科技産業化項目,推動人工智慧研究與醫療、安防、先進製造等應用領域深度融合。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人員程健認為,前沿技術需要落地並幫助其他領域升級轉型,讓各行業用上人工智慧、用好人工智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推動經濟社會更平衡更充分發展已成為新時代科技發展要實現的重要目標,是如今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承擔的歷史責任。

化解科技痛點: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甘坐冷板凳

5月25日,四川成都。2019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精英大會在這裡舉行,人工智慧、光電芯片、信息技術……這些高精尖原創技術的現狀和前景,在會場激起共鳴和沉思。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副研究員米磊認為,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為科技應用大國,但在關鍵核心技術上還有相當多的不足,未來我們要掌握更多“硬科技”,並將其真正轉化為社會生産力。

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是“燃眉之急”。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看來,信息通信、高端裝備、工業基礎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和關鍵産業的一些短板,是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作為科技國家隊,中科院從去年開始新啟動了計算系統、網絡安全等先導科技專項,要求項目責任人立“軍令狀”,明確了不“申報獎勵、不調動工作、不從事其他項目工作”的“三不”原則,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集中攻關。

白春禮説,補齊所有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關鍵核心技術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的基礎研究水平。

統計顯示,我國基礎研究佔研發投入比重為5%左右,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依舊存在明顯差距,廣大科技工作者還要再接再厲、接續奮鬥。”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説。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5月,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正共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凝心聚力。大家表示,一定會勇擔重任、勇攀高峰,當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