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建好生態林 念起致富經

2019-09-21 19: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9月20日,張蓮蓮抱著當年自己栽種的小樹苗長成的參天大樹。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9月20日,張蓮蓮的兒媳李紅衛在山林的草垛中收取雞蛋。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9月20日,張蓮蓮的兒媳李紅衛在養殖場內給雞喂食。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9月20日,在山林中的養殖場內,一名飼養員給雞喂食。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9月20日,望著自己當年親手栽種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張蓮蓮滿臉笑容。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9月20日,張蓮蓮的兒子王軍和兒媳李紅衛在養殖場內給雞喂食。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9月20日,在山林中的養殖場內,一名飼養員給雞喂食。

從1981年開始,陜西延安市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全家以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將曾經滿目蒼涼、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成了綠樹成蔭、蔥蔥鬱鬱的青山綠地。

2015年,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張蓮蓮的兒子和兒媳在山上創辦了生態養殖場,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這些山林散養的土雞深受市場歡迎。如今,養殖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養殖場長期聘用當地41名村民務工,今年又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吸收當地124戶貧困戶參與養雞,並實行保底分紅。“守護好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張蓮蓮深有感觸地説。

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3.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