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實施方案》 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

2020-01-19 09:17 來源: 天津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區委、區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總體設計、統籌兼顧,全面推進、突出重點,科學規範、公開透明,權責對等、約束有力的原則,完善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形成以績效為核心的財政政策體系和資金管理機制。到2020年年底,市、區兩級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有效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

二、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

(一)實施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將各級政府收支預算全面納入績效管理。預算收入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講求質量,從約束性轉向預期性;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合理確定預期增長目標,在限額範圍內合理確定政府債務舉借規模;嚴格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嚴禁虛收空轉、收取過頭稅費。預算支出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嚴格支出保障序列,確保工資運轉和基本民生支出不留缺口;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著力支持重大發展戰略和重點領域改革;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堅決避免不顧財力設定過高民生標準和擅自擴大保障範圍,增強財政可持續性。

(二)推進部門和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將部門和單位預算收支全面納入績效管理,賦予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更多的管理自主權,明確職責邊界,體現權責對等。圍繞部門和單位職責、行業發展規劃,以預算資金管理為主線,統籌考慮資産和業務活動,對運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職效能、社會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進行全面衡量,切實提高部門和單位整體及核心業務實施效果。

(三)完善政策和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將政策和項目全面納入績效管理,以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政策和項目為重點,既關注資金的直接産出和效果,又關注宏觀政策目標的實現程度。強化結果導向,綜合衡量政策和項目預算資金使用效果。對跨年度實施的重大政策和項目實行全週期跟蹤問效,建立動態評價調整機制,及時清理退出政策到期、績效低下的政策和項目。

三、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

(一)建立事前績效評估機制。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將績效關口前移,對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結合預算評審、項目審批等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重點論證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籌資合規性等,投資主管部門要加強基建投資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從源頭上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各級財政部門要嚴格項目庫管理,加強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預算審核,必要時可以組織專家和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審核和評估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強化績效目標同步管理。各區各部門各單位編制預算時要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全面設置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及項目績效目標。加快實現本級政策和項目、對下共同事權分類分檔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全覆蓋,使績效目標成為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依據。各級財政部門要將績效目標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與部門和單位預算進行同步審核、同步批復,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審核未通過的,不得安排預算。

(三)做好績效運行監控管理。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要健全績效監控機制,充分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動態掌握項目進展、資金使用、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績效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實現。財政部門會同發展改革、審計部門組建專門委員會,嚴控政府投資項目超概算,建立項目全過程監控機制,實施重要節點概算控制檢查,對項目建設存在擅自增加內容、擴大規模、提高標準、延長工期等問題的責令改正,根據具體情況暫緩或停止預算撥款,對於確需調整概算的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辦理。各級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重大政策、項目績效跟蹤機制,強化預算執行管理,著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強國庫現金管理,清理消化暫付性款項,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四)全面開展績效評價。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內容、形式和時限,對預算執行情況以及政策、項目實施效果開展績效自評,將自評結果報送本級財政部門,並對真實性負責。各級財政部門要建立績效自評結果抽查機制,完善重大政策、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常態機制,逐步推進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評價,對下級政府財政運行情況實施綜合績效評價,必要時可以引入專家和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評價,創新評價方法,完善評價流程,提升評價質量。

(五)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制度和績效問題整改責任制,形成反饋、整改、提升績效的良性循環。各級財政部門將本級部門整體績效與部門預算安排挂鉤,將下級政府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與轉移支付分配挂鉤。對績效好的政策和項目原則上優先保障,對績效一般的政策和項目督促改進,對交叉重復、碎片化的政策和項目予以調整,對低效無效資金一律削減或取消,對長期沉澱的資金一律收回並按照有關規定統籌用於亟需支持的領域。

四、完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一)建立一般公共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收入方面,重點關注收入結構、徵收質效和優惠政策實施效果。支出方面,重點關注預算資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將重大政策和項目的實施效果作為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的重要依據。轉移支付方面,重點關注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以及促進各區財力協調和均衡發展。加快開展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採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務項目績效管理。

(二)建立全口徑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以基金政策執行、徵收管理和使用效果為重點,加強政府性基金預算績效管理,同時關注其對專項債務的支撐能力。以貫徹産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等戰略目標、收益上繳、支出結構、使用效果為重點,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管理。以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政策效果、基金管理、精算平衡、運行風險為重點,加強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績效管理。

五、構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支撐體系

(一)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各級財政部門要圍繞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制定針對本級部門單位和對下級轉移支付資金的績效管理辦法。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辦法和操作細則,加快形成分級分類、實用高效、便於操作的業務規範。建立專家諮詢機制,引導和規範第三方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嚴格執業質量監督管理。

(二)健全預算績效標準體系。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共性績效指標框架,制定績效目標指標申報模板,組織建立和維護績效指標庫。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緊密結合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部門預算項目支出標準等,加快構建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突出結果導向,重點考核實績。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立足多維視角和多元數據,創新評估評價方法,提高績效評估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

(三)加快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預算績效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實現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與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監督等管理系統無縫銜接,把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深度融入預算管理各環節。加快財政大數據基礎建設,建立大數據標準和技術體系,強化數據資源梳理、採集、集成和分析,實現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信息聯網和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促進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業務、財務、資産等信息互聯互通,提高數據分析比對能力,為預算績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績效管理組織領導。堅持黨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領導,增強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本地區預算績效負責,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對本部門本單位預算績效負責,項目責任人對項目預算績效負責,對重大項目的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追究制。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充實管理力量,督促指導有關政策措施落實,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延伸至基層單位和資金使用終端。

(二)強化績效管理監督問責。審計機關要依法對預算績效管理情況開展審計監督,財政、審計等部門發現涉嫌違紀或者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應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各級財政部門要推進績效信息公開,重要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與預決算草案同步報送同級人大、同步向社會主動公開,搭建社會公眾參與績效管理的途徑和平臺,自覺接受人大和社會各界監督。各部門各單位要逐步在部門和單位預決算中公開重點項目的績效目標和評價結果。

(三)嚴格績效管理工作考核。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預算績效結果納入績效考評體系和幹部年度考核,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公務員考核的重要參考,充分調動各區各部門各單位履職盡責和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對本級部門和預算單位、下級財政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建立考核結果通報制度,對工作成效明顯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約談並責令限期整改。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