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破障清路”
新華社南昌3月6日電 題:激活“神經末梢” 暢通“毛細血管”——江西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破障清路”
新華社記者 余賢紅、姚子云、郭傑文
千方百計強化用工、資金等生産要素保障;狠抓稅費、物流等降成本政策落實落地;不斷創新政務服務……在江西,繼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9成後,一場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攻堅戰正在打響。
要素保障助推企業“搶”生産
掃健康碼、測量體溫、噴霧消毒……江西掌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門口,戴著口罩的工人正在接受防疫消毒。
做好疫情防控,是復工復産第一步。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江西及時調整100個縣(市、區)疫情風險劃分等級,相應調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等級,同時要求低風險地區要搶時間、保進度,抓緊全面復工復産。
員工在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騰訊眾創空間的一文化創意公司內工作(3月3日攝)。
中小微企業點多面廣,復工復産並非易事:企業密集復工復産,用工難、返崗難開始顯現;不少企業已停工停産1個多月,資金週轉壓力增加,等等。生産要素環環相扣,哪個環節掉鏈子都足以絆倒企業。
千難萬難,幹起來就不難!
在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騰訊眾創空間的一家影視科技公司內,員工在製作動畫産品(3月3日攝)。
針對用工難,宜春市與三大運營商合作進行大數據分析,將招工信息用短信發送給返鄉人員,引導就地就業。從全省來看,開發區百萬大招工活動正在推進,對成規模、成批次、目的地集中的務工人員實施組織化返崗。
針對資金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推出支小再貸款授信140億元,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製造業等行業的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
江西美爾絲瓜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絲瓜絡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外貿企業,疫情期間公司緊急完成生産線改造,準備轉産醫用酒精,卻被資金攔住了步伐。
南昌縣百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操作設備從立體庫獲取製作道閘的零部件(3月2日攝)。
“內有庫存壓力,外無資金回籠,企業面臨‘斷糧’的關鍵時刻,江西銀行將平時7天放款到位的程序縮減到8小時,800萬元的貸款讓企業穩住了陣腳。”公司總經理黃文蔣説。
減壓釋負讓企業輕裝上陣
為增強中小微企業“免疫力”,江西從社保費這一大頭開始做“減法”,明確從2月起,免徵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三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期限5個月。在南昌,這一政策將惠及約3.3萬家參保企業單位,預計減免社保費約21.04億元。
減稅降費,也是減壓釋負。
在南昌市青山湖區卡拉多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在搬運麵包(2月17日攝)。
南昌市龍然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僅有20多人的紙盒生産企業。“每天固定開銷3萬多元,社保費政策這一項每月就能節省1萬多元。”陳永棋説,省下的這筆錢,將用來提高伙食和防護標準,讓員工工作生活更安心。
降低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率、緩繳住房公積金、階段性降低用電用氣價格……江西各地各部門正在全面落實國家系列減稅降費和省內以“穩增長20條”為統領的“1+N”減負政策體系。
減一分負擔,就多一分活力。
在南昌市青山湖區華興針織實業有限公司,員工在製作隔離衣(2月17日攝)。
樟樹市綠鮮源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總共10人,最大的成本是勞動力、産品進貨和物流。“從南昌進貨銷往樟樹,跑一趟利潤也就1000元左右。高速公路免通行費用後,一天就能省400多元。”公司負責人吳志泉説,成本下來了,利潤上來了,打算再採購些冷藏設備,增加倉儲能力。
服務挖潛穩預期強信心
打開手機支付寶,進入小程序“贛服通”,投資項目備案、招聘信息發佈等多項利企服務一目了然。從員工返崗、普惠金融到稅務通道,多項業務可全程“碼”上辦好。
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慧谷産業園的一家公司內,員工在進入辦公區域前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3月2日攝)。
家住九江柴桑區的葉麗榮原打算節後外出打工,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把這一計劃打斷。通過“贛服通”平臺,她發現本地企業江西創銀科技有限公司正急需員工。通過和用人單位對接,葉麗榮很快順利入職。
越是面對困難,越要創新服務。疫情面前,江西各地各部門積極創新手段,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創造便利——
疫情之下,企業註冊登記怎麼辦?省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一網通辦”平臺,企業登記24小時“不打烊”,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
遠程辦公條件不足怎麼辦?省工信廳積極推廣應用園區大數據戰“疫”復工復産調度系統,協調雲服務商為企業免費使用在線辦公、供需對接、産品發佈等雲産品……
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慧谷産業園的一家公司內,錯峰上班的員工在辦公區工作(3月2日攝)。
手段創新只是一方面,更深層次的治理創新也在路上。
按照辦事對象、辦事流程等劃分不同業務場景,該減則減、該並則並,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全面落實依法科學推進疫情防控要求,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受疫情影響造成的法律問題……
風雨之中是泥濘,風雨之後是彩虹。隨著系列創新舉措加速出臺,江西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步伐將進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