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推進國土綠化 建設美麗中國

2021-03-11 21: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推進國土綠化 建設美麗中國——專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

新華社記者 胡璐

今年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週年。40年來,這項運動蓬勃開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未來我國將如何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中國?3月12日植樹節來臨之際,記者專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

不斷凝聚起國土綠化的全民力量

記者: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年來,成效如何?近年來植樹盡責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劉東生:1981年我國通過《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次年,國務院頒布《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從此,全民義務植樹在中華大地蓬勃開展。

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履“植”盡責,開創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土綠化之路,為促進我國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蓄積量提高到175.6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穩居全球第一。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0.1%提高到41.11%,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城鄉人居環境總體上實現了由黃到綠、由綠到美的轉變。

近年來,全國綠化委員會出臺了《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將盡責形式擴展到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資捐物、志願服務等八大類50多種。

目前在15個省份開展了“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建立了一批“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雲端植樹”“碼上盡責”讓隨時、隨處、隨願盡責逐步變為現實,全民義務植樹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階段。

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創新組織管理方式和盡責形式,加大宣傳發動力度,不斷凝聚起國土綠化的全民力量。

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

記者: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請問當前國土綠化面臨哪些新形勢,將採取哪些新舉措?

劉東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數量質量並重,深入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國每年造林面積都在1億畝以上。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但是,我國仍然是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生態産品短缺的國家,國土綠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重點解決好四個關鍵問題,進一步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

一是解決好“在哪種”。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劃定造林綠化用地,合理安排年度國土綠化任務,實現任務直達到縣。

二是解決好“種什麼”。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推進林草一體化,積極採用鄉土樹種草種開展綠化。

三是解決好“怎麼種”。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之路。

四是解決好“怎麼管”。堅持分類施策,南部、東部、中部地區著力鞏固現有成果,以調結構、提質量為主,積極開展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西部、北部地區充分利用適宜綠化空間,持續推進困難立地造林種草,加大新造林地管護力度,堅決打好生態脆弱區增綠擴綠攻堅戰。

確保如期實現新的森林蓄積量增長目標

記者:我國在去年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中國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國家林草局將採取哪些舉措,確保如期實現這一目標?

劉東生:增加林草碳匯,是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行動,也是我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林草部門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源,森林、草原、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和碳匯能力不斷增強。

我國調整更新2030年森林蓄積量增長目標,充分展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也對林草部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面臨著森林資源保護壓力大、森林資源質量不高等困難和挑戰。

為此,國家林草局研究編制了《實現2030年森林蓄積量目標實施方案》,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充分利用坡地、荒地、廢棄礦山等國土空間開展綠化,努力增加林草資源總量;

二是全面加強森林經營,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推進全國森林經營試點示範單位建設,加強中幼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著力提高森林資源質量;

三是嚴格執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確保林地保有量不減少。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減少災害造成的資源損失;

四是加強森林採伐管理,指導各地科學編制實施年度森林採伐限額,嚴格天然林、公益林和重點區域林木採伐管理,依法放活人工商品林經營;

五是完善林草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增加保護髮展林草資源投入;

六是開展國家森林資源年度監測評價和森林碳匯計量監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