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人民幸福奠定健康根基——寫在第四個中國醫師節即將到來之際

2021-08-17 18:1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 題:為人民幸福奠定健康根基——寫在第四個中國醫師節即將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 陳芳、胡喆

構建起從“零”基礎到參保人數13.6億人的世界最大醫療保障網;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只有35歲提高至目前的77.3歲;實現從“小病靠扛、大病靠天”到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的轉變……

第四個中國醫師節19日即將到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階段,廣大醫務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展現新作為,努力為14億多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無疑是這座醫院裏最忙碌的地方。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收費處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2019年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設立外科急診手術團隊、指派專員每天和急診科醫生一起梳理該科滯留患者情況……

在北京協和,搶救室患者平均滯留中位時間從2019年的81.8小時縮短到現在的68.4小時,搶救成功率也提高到91%以上。

“信賴和期待背後,是超大的壓力和難度。老百姓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們就要始終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把醫療資源向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傾斜、集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説。


北京協和醫院信息管理處互聯網診療開發組工程師在巡檢系統運行情況(2020年5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醫師隊伍建設作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實施路徑,推動醫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長期以來,我國廣大醫務人員響應黨的號召,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在疾病預防治療、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技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取得豐碩成果,涌現出一大批醫學大家和人民好醫生。

來自湖北省黃梅縣孔壟鎮邢圩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邢錦輝,是當地百姓的健康“守門人”。她紮根基層30多年,關愛貧困家庭,經常對孤寡老人、貧困戶實行免費治療,捐資數十萬元,改善山區醫療條件。

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醫師408.6萬人,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所有醫學主要專業,每千人口醫師數達到2.9人。

2020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達到77.4億,我國醫師隊伍支撐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成為“全球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指數”排名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人民健康水平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強化醫師權利保障、積極穩妥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正在審議中的醫師法草案,讓人民生命健康守護者的權益有了保障,讓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有了更多暖心的支撐。


村民在山西省左權縣麻田鎮中心衛生院進行“一站式”結算(2019年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面向新征程,“十四五”規劃綱要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提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擴大醫療服務資源供給,完善城鄉醫療服務網絡,健全全民醫保制度,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這些目標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順應了從全面小康邁向共同富裕的時代要求,更加注重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廣大醫務工作者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表示,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願景。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參與和指導武漢及周邊城市20家醫院數千人次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從事呼吸與危重症學科的臨床救治與科研工作30多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第一時間趕赴湖北支援,隨後又轉戰多地,連續抗疫250多天。

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醫務人員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贏得了社會高度讚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右三)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病房內工作(2020年7月30日手機拍攝)。新華社發

吳浩,北京市豐台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從石家莊到廣州,從瑞麗到南京……今年以來,他一直奔波在抗疫的第一線,哪有疫情哪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近期出現的多點散發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進入8月,連續奮戰的吳浩又在江蘇待了十多天。他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的專家們通過網絡對170多萬名基層社區工作者進行專門的防疫培訓。

小到指導垃圾處理、防控區劃分、隔離人員管理,大到制定防控方案,他們都衝在前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中,我們要做百姓身邊的‘好大夫’。”吳浩説。


北京市豐台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前左三)在武漢武昌區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開展疫情防控(2020年3月24日攝)。新華社發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率先實現正增長,國內生産總值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

堅持早部署、多路線,我國在2020年2月就成立專班部署疫苗研發,新冠疫苗研發速度與數量始終處於世界第一方陣。截至2021年8月14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已經超過18.5億劑次。


8月2日,市民在南京市鼓樓區五台山體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種點接種疫苗。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當前,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2億例,多種新冠變異株的出現,為疫情防控帶來新挑戰。

在這場疫苗接種的“大考”中,為了便民利民,醫務人員推進全人群接種,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點、重點場所上門接種齊頭並進;重點行業人群、重點單位人群、重點地區人群一擴再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中國抗疫爭分奪秒。


8月16日,市民在南京市秦淮區新冠疫苗集中接種點登記信息。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是人民健康

福建三明,中國東南的一座工業小城。醫療費用一度每年呈兩位數增長,醫保基金曾經面臨“穿底”風險,出現了“藥品不為治病、醫生不為看病、醫院不為公益”的怪現象。

以虛高藥價、過度診療為“狙擊點”,三明燒起了醫改的“第一把火”。醫院藥品耗材收入下降、醫療服務收入提高,2019年,三明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46%。三明醫改在中國醫改史上寫下重要一筆。


居民在福建省三明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內等待辦理醫保報銷手續(2014年12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康是1,其他都是後面的0。1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加快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十四五”再出發,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今年我國還將再佈局16個區域醫療中心,力爭看大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

——發揮醫改主力軍作用,書寫守護人民健康的新擔當。

2021年5月13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掛牌。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疾控體系改革的關鍵一步,是保護人民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疫病防控水平和救治能力,同時順應健康發展新趨勢,從單純預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維護和促進全人群健康轉變。

人口問題是關係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正式公佈。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絕不局限于衛生健康部門或衛生健康行業一隅,而是全社會的事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指出,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才能真正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