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安全源於守法 文明始於足下——“全國交通安全日”十年記

2021-12-02 20: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安全源於守法 文明始於足下——“全國交通安全日”十年記

任沁沁、魯暢、朱家瑩

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為“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

安全源於守法,文明始於足下。十年來,守法明禮、安全文明的交通安全理念已紮根人們心中,向上向善、自覺自發的交通安全認知蔚然成風。

理念: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衣食住行”,“行”是民眾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

2012年,我國每百戶家庭私人汽車擁有量超過20輛,正式進入汽車社會。

彼時,交通安全情況不容樂觀,據統計,當年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違法導致,近6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數約22.4萬人,直接財産損失11.7億元。

2012年1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每年12月2日設立為“全國交通安全日”。

“全國交通安全日”每年推出一個主題,從最基本的遵守信號、摒除陋習,到弘揚法治精神、樹立風險意識、尊重生命與規則,交通安全日主題的發展是十年公安交管發展的縮影,代表著國民交通安全意識的啟蒙、塑造、豐富。

潤物無聲、滴水穿石。倡導文明安全的“全國交通安全日”,為汽車社會“繫上安全帶”,敲響了全民樹立交通安全意識的警鐘。

當前,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公路通車里程均為世界第一。在機動車保有量和駕駛人數量雙雙“井噴式增長”、交通壓力持續增大的背景下,我國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呈現出曲線總體保持下降態勢。

文明交通,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直觀體現。沒有文明的交通,交通強國就缺少精神內核;沒有交通的文明,就談不上實現了社會文明。“全國交通安全日”凝聚起全社會安全文明理念,促進了道路安全暢通,推動了社會公德建設。

良法:從“有法可依”到“入腦入心”

法治護航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轉變。

公安交管部門不斷強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頂層設計,以法治手段強化路權規則意識,壓縮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空間。

1988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道路交通管理有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據。2004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全國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大幅下降,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趨於平穩。

今年是醉駕入刑十週年。十年來,儘管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從2.38億輛增長至3.93億輛,機動車駕駛人從2.56億人增長至4.79億人,但2020年每排查百輛車的醉駕比例比醉駕入刑前減少70%以上,挽救數萬家庭免於破碎。重拳打擊酒駕,成為公安交管部門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治理交通安全問題的寫照。

從醉駕入刑到嚴重超員超速等入刑,從“減量控大”專項整治行動到“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全國公安交管部門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有效遏制了道路交通事故上升勢頭,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重特大事故起數呈現“雙下降”態勢。

此外,公安部還推動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等納入刑法打擊範圍;出臺“史上最嚴交規”,嚴格駕駛證考試和記分措施,實行駕駛證降級制度,增強法律震懾懲戒效果。

廣大公安交警不斷改進執法方式,做到違法處罰與教育引導相結合、執法管理與服務群眾相結合,以有效、精準、人性執法,實現交通安全、有序、暢通。

從交通安全“有法可依”,到法治、規則思維“入腦入心”,十年來,一項項有力的法律法規、一條條規範的執法記錄,見證了公安交管部門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堅實足跡。法治與安全、文明一起,成為全社會對道路交通的共同期許。

為民:從“以車為本”到“以人為本”

希望家門口就有交管業務辦理點,期待交通事故實現快處快賠,盼望車輛年檢免除異地奔波之苦……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近年來,公安部推出69項改革措施,窗口改革惠及9億多人次,互聯網服務惠及近33億人次,為群眾、企業減少辦事成本800多億元。2021年5月,公安部推出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著力解決群眾、企業“關鍵小事”,保障各種群體共享改革紅利。

其中,駕駛證電子化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200個城市,5000多萬名駕駛人領取電子駕駛證,實現手機在線“亮證”。12月10日起,電子駕駛證等措施還將在全國全面推行。

以人民為中心,公安交管部門創新“互聯網+交通管理”應用,運用無人機、人臉識別、二次識別、AI等新手段,先後推出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事故處理以及互聯網平臺服務等系列交管改革。“最多跑一次”等成為新時期深化公安改革、便民利民惠民的高頻詞。

十年樹木,亦能樹人。當我們始終把安全放在心裏,就能將文明內化於心;當我們始終敬畏生命、守法明理,就能成風化人、守護平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