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托起殘疾人群體“穩穩的幸福”——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兜牢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2021-12-03 21:2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托起殘疾人群體“穩穩的幸福”——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兜牢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新華社記者 高蕾

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他們的生活狀況關乎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在第30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也即將度過第6個年頭。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我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惠及1189.5萬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惠及1489.8萬殘疾人,年發放資金額度超過300億元,為殘疾人群體托起“穩穩的幸福”。

更溫暖的制度

“春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民樂小區陽光書畫社,居民季賀揮筆寫下對聯。

季賀多年前因為車禍導致腿部殘疾,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最困難的時候是靠政府幫扶過來的。”季賀還記得,那時,社區工作人員幫他申請了廉租房,自己每個月還享受多項政策補貼,生活才得以保障。

“今年,石嘴山市又提高了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季賀覺得如今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不積極面對生活,怎麼對得起黨的好政策!”

季賀的故事並不是個例。由於許多殘疾人勞動創收能力相對較弱,且存在額外的生活支出和長期照護支出,殘疾人家庭普遍面臨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

針對這種情況,2015年9月25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

從補貼內容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産生的額外生活支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與殘疾程度挂鉤,不區分家庭收入,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産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為生活補貼對象,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重度殘疾人是護理補貼對象。同時,國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補貼範圍。

更便民的流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6年來,為了把黨和政府的溫暖真正送到千千萬萬殘疾人及其家庭,民政部等部門不斷完善兩項補貼制度建設,還組織開展了兩次專項督導、兩次全面自查,對各地情況摸底排查,確保兩項補貼制度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以前辦理殘疾人補貼,只能回吉林老家,現在材料都聯網了,我在高密就能辦了,特別方便。”在辦理完殘疾人兩項補貼手續後,山東濰坊高密市居民李學軍高興地説。

李學軍患有肢體二級殘疾,老家在吉林省德惠市,目前隨在高密打工的兒子居住。以前辦理殘疾人兩項補貼手續,需要他從高密市去德惠市,行程約1500公里,如果開車,僅往返高速公路費就需要約1000元,費錢費時費力。但現在,李學軍只要在高密當地就能一次性完成補貼申請。

轉變不只發生在山東。2021年4月1日,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申請不再受戶籍地限制。截至11月30日,全國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申請667例,成功辦理301例。

更完善的機制

服務更“精細”,監管更“精準”。

6年來,民政部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不斷提升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的信息化水平,加強對補貼信息的實時監測、比對、歸納分析和動態管理。

建成于2018年的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與中國殘聯的殘疾人口數據庫實現數據實時共享,只需輸入身份證號碼就能夠判斷是否為持證殘疾人,極大地提高了信息提取和錄入的效率和準確性。目前,系統已為26個省份5萬多個用戶提供了補貼管理支持,所形成的全國兩項補貼“大數據”在監測和規避各類虛報領補貼、阻止重復申領補貼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如何讓補貼標準在與當地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同時,更好地兼顧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長期照護需求?

2019年,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印發《關於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推動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如今,已有20個省份建立相關機制。在江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按照低保標準的25%至100%確定,建立了隨低保標準同步動態增長的調整機制;在寧夏,每2至3年調整1次補貼標準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在山東,補貼標準採取分級分類方式,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和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

“下一步,民政部將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要求,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應享盡享殘疾人兩項補貼。同時,民政部門將運用大數據監測,及時告知並主動服務殘疾人,使補貼申領更加便民利民;還將繼續推動簡政放權,積極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審定權限下放到鄉鎮(街道)。”民政部社會事務司相關負責人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