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美濕地

2022-02-02 18: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遺鷗在陜西省神木市紅鹼淖濕地保護區的鳥島上繁殖的小遺鷗(2021年6月3日攝)。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2021年12月10日拍攝的雲南省昆明市的甸尾村水杉濕地一景(無人機照片)。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這是2022年1月13日拍攝的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念湖一景。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2021年11月28日在山東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大天鵝。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發(李信君 攝)

這是2021年11月25日拍攝的重慶市南川黎香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色(無人機照片)。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發(瞿明斌 攝)

這是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音溫都爾嘎查拍攝的庫布其沙漠濕地(2021年7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廈門市集美區城市濕地景觀(2021年12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2021年12月3日拍攝的武漢漲渡湖濕地公園“水上森林”景色(無人機照片)。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發(趙軍 攝)

這是2022年1月23日在河南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拍攝的白天鵝。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發(杜傑 攝)

2021年10月3日,遊客在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乘船遊玩(無人機照片)。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發(湯德宏 攝)

4小圖.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任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