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佈會。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很快就要舉行了,今天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正式發佈,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報告的情況和中國參加利馬會議的立場主張,我們很高興請來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解主任也是我們媒體界的老朋友了。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發展改革委氣候司司長蘇偉先生。下面我們先請解主任做介紹。2014-11-25 10:12:17
-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發佈會。我們今天主要任務是發佈這個年度報告,每年我們都發佈,主要是向國內外介紹一下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每一年都採取了哪些行動,有些什麼成效。2014-11-25 10:17:49
- [解振華]今天的發佈,一是講一講中國的行動,二是參加今年利馬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明天開始就陸續啟程,對利馬會議媒體也很關心,我們也想介紹一下中國對多邊進程的一些立場。2014-11-25 10:17:35
- [解振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根據公約和歷次締約方大會的要求,中國在認真地履行自己的承諾。今年5月16日中國政府批准了京都議定書第二期承諾期修正案,為推動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生效作出貢獻。為確保實現到2020年前碳強度下降40-45%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2013年已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計下降28.56%。2014-11-25 10:22:20
- [解振華]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能耗強度和碳強度進一步降低,單位GDP能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6%,碳強度下降了5%,森林蓄積量已經超額完成了“十二五”的規劃目標。我們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去年年底已經達到9.8%,接近10%。中國也在加強適應方面的工作,農、林、水、海洋和氣象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42個低碳試點省區和城市開展得很順利,初步探索了各具特色的低碳發展模式。全國有7個碳交易試點省市,截止到2014年10月,共完成交易1375萬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突破了5億元人民幣,進展也還是很順利的。2014-11-25 10:23:45
- [解振華]此外,9月19日我們還發佈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頂層設計。6月,我們開展了“全國低碳日”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活動,全社會參與氣候變化行動更加廣泛。這些是今年一年我們所採取的行動,取得的成效,這些進展彰顯了我國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4-11-25 10:23:30
- [解振華]中國大力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2011年以來累計安排了2.7億元人民幣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培訓了近2000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官員和技術人員。今年9月23日,張高麗副總理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表示,中國將大力推進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從明年開始在現有基礎上把每年的資金翻一番,建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2014-11-25 10:25:11
- [解振華]11月12日,中美兩國發表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佈2020年後各自應對變化的行動目標。同時,雙方還確定了在低碳、環保、清潔能源等領域開展一批合作項目,展現了我國加快低碳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的態度和決心。今後,我們還將堅定不移地本著對中華民族福祉和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並承擔與中國發展階段、能力和應負責任相符的國際義務,為保護全球氣候環境作出積極的貢獻。2014-11-25 10:25:28
- [解振華]下面,我和蘇偉司長願意回答媒體朋友們的提問,謝謝大家。2014-11-25 10:26:19
- [胡凱紅]謝謝解主任,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通報一下你所在的新聞機構。2014-11-25 10:26:45
-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請解主任回答。利馬氣候會議即將舉行,這次會議被認為將為2015年氣候協議提供實質準備,請問中方對利馬會議成果有何期待?此外,中方對2015年氣候協議的立場又是什麼?2014-11-25 10:31:15
- [解振華]蘇偉司長是中國代表團的副團長,也是首席談判代表,這個問題請蘇偉司長回答。2014-11-25 10:32:52
- [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謝謝解主任。利馬會議今年12月1日到12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利馬會議也是推動明年在巴黎舉行的締約方大會上就2020年後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強化行動達成協定的重要步驟,中國政府也希望利馬會議一方面積極落實在此之前達成的關於2020年前各方加強行動的共識,發達國家要大幅度提高2020年前的減排力度,兌現在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的承諾。2014-11-25 10:32:52
- [蘇偉]另一方面也希望利馬會議能夠按照公約的相關原則,特別是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來推動明年的巴黎會議就2020年後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進一步行動達成協定,我們希望利馬會議能夠取得預期成果,也希望這個會議能夠繼續本著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協商一致的基本原則來維護多邊進程的有效性。2014-11-25 10:33:44
- [蘇偉]2015年協議將主要圍繞著各國2020年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相應的安排,中方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為國際社會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法律和道義基礎。二十多年來,公約和議定書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法律文件,關於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就應當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遵循公約的原則、規定和整體框架,特別是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能夠全面地解決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以及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支持,並解決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的透明度問題,也包括所有締約方在採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面的透明度問題,最主要的是通過公約的框架,來推動廣泛的國際合作,推動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2014-11-25 10:34:01
- [蘇偉]現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差距還是很大,經濟社會發展和消除貧困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優先課題,2020年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無論在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方面依然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還要繼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所以未來2015年要達成的協議,必須正視客觀存在的現實,相關機制安排也應該體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2014-11-25 10:33:52
- [蘇偉]一方面,世界各國要加強行動,深化合作,竭盡全力地保護全球的氣候環境,要做出各自的貢獻。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還應當按照公約的原則、公約的規定繼續大幅度率先減排,同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方面的支持,要起到帶頭的作用。發展中國家2020年後也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推進可持續發展,在發達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下,考慮到本國的國情,進一步加強減緩、適應氣候變化的相關行動和措施,提高自身抵禦氣候不利影響的能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也將根據自己的國情、發展階段和應盡義務,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在2020年後採取更有力度的行動,為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中國應有的貢獻。謝謝。2014-11-25 10:35:02
- [中國新聞社記者]請問解主任,我們知道中美發佈的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當中,提出2020年後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國際上對此高度關注,同時也有不同的解讀或者看法,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2014-11-25 10:35:48
- [解振華]這次APEC會議之後,中美兩國領導人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了聯合聲明。這個聯合聲明的主要內容是宣佈了兩國各自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我們認為,這個聯合聲明是中美兩國雙贏的聯合聲明,內容也表明了兩國既開展政策對話,又開展務實合作,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新亮點。而且,在利馬會議之前,中美兩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最大的兩個國家,能夠在利馬會議之前宣佈各自的行動目標,也表明要支持利馬會議有積極的進展,並推動巴黎會議達成協定,聯合聲明也表明這個協議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各國要根據各國的國情採取行動,作出各自的貢獻。這也向多邊進程發出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就是兩國在推動多邊進程,為談判注入了正能量,應該説,對這個聯合聲明我們給予非常積極的評價。2014-11-25 10:45:56
- [解振華]在聲明當中,兩國宣佈了各自的行動目標。美國到2025年,在2005年的基礎上要減排26%-28%,爭取減排28%。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應該説,我們兩國宣佈了各自的目標,根據華沙會議的決定,各個國家應在明年一季度宣佈各自的貢獻,也就是行動目標。所以中美兩個最大的排放國提前宣佈了行動目標,也表明我們對推動多邊進程的態度。而且,我們各自的目標是根據各自的國情作出的決定。2014-11-25 10:46:51
- [解振華]大家可能會注意到,美國的目標實際上是在2005年的基礎上總量要減26-28%,中國是到2030年左右出現峰值,在2030年之前我們還是相對減排的模式,也體現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階段的不同,在減排問題上體現了區別。同時也體現了如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要轉變發展方式,要推動轉型升級;二是要發展新能源,發展清潔能源,這非常重要,也表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兩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的貢獻。2014-11-25 10:47:21
- [解振華]再有,在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的框架下,已經有七個優先的合作領域,聯合聲明這次又確定了一系列新的合作領域,並明確了具體的合作項目,要實實在在地做示範,要取得成效。這些合作項目、合作領域,都是跟應對氣候變化直接相關的,都是與減排有關係的,在這一點上,也表明了兩國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和信心,應該説這個聯合聲明是雙贏的,是兩國合作的一個亮點,也對多邊進程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2014-11-25 10:50:26
- [解振華]從我國來講,確定這樣一個目標之後,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倒逼機制,促進國內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所以在這一點上也表明了中國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最後能夠找到既應對氣候變化又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環境的共贏道路,這就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所以我覺得,聯合聲明無論是對國際還是國內,都有很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和促進作用。謝謝。2014-11-25 10:51:19
- [金融時報記者]第一個問題,美國的一些環保組織認為如果中國更努力的話,中國2030年左右的峰值可以提前很多。到了利馬和巴黎,中國還是繼續提出這一目標,您認為如果中國繼續努力能不能再把這個日期提前一點?第二個問題,美國共和黨説不支持奧巴馬政府的減排目標,您認為共和黨不支持的話,中國能不能接受美方的目標?2014-11-25 10:53:42
- [解振華]關於聯合聲明當中公佈了中國的峰值年目標,你這個問題,上次法新社的記者也問過我,為什麼説是2030年左右呢?為什麼不説2030年之前呢?我是這樣回答的,這個方案經過了一年半到兩年的論證,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發展階段的特點,我們還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所以我們確定的是2030年左右出現峰值,有“左右”這個詞應該説是更科學、更客觀。距離現在到2030年還有16年,這16年當中有很多不確定性,如果確定一個非常準確的時間或者數字,實際上並不科學。2014-11-25 11:05:10
- [解振華]所以我們覺得,定在“2030年左右”是比較客觀的,這16年當中,還面臨著經濟社會發展、能源等等很多不確定性。比如説,發達國家承諾了2020年之前的目標,金融危機出現了,實現不了。過去講發達國家要兌現2020年之前提供一千億美金的支持,現在不行了,發達國家説出不了這個錢了,因為國內經濟困難。所以説,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不確定性,提出了“2030年左右”這個目標我認為是科學的、客觀的。但是我們非常明確,我們要努力爭取,盡可能早地實現目標,這又體現了我們既講究科學又盡到我們最大的努力。2014-11-25 11:05:05
- [解振華]另外,聲明之後我們也看到了,美國共和黨對美方目標持批評態度,這是美國國內政治,我們也不好評論。但是,我們希望,無論哪個國家,都應該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因為氣候變化是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大挑戰,現在溫升越來越快,而且美國最近幾年出現了幾次颶風,造成了很大的災害,所以美國國內對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在認識上還是比較統一的,現在關鍵是要採取行動。各國要根據自己的國情決定採取多大力度的行動,但到底目標是否盡到努力了,有沒有力度,我想公佈了之後,國際社會會有一個比較公平合理的評價。對中國公佈的目標,我們是有信心的。謝謝。2014-11-25 11:05:24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我的問題是跟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目標有關,我們今年公佈的目標是碳強度下降4%,到現在這個目標實現的進展怎麼樣?另外,碳強度去年年底的時候下降了28.5%,有什麼措施保證實現“十二五”碳強度下降的目標?謝謝。2014-11-25 11:05:53
- [解振華]我們對外宣佈的目標是在2005年的基礎上,到2020年碳強度要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左右,森林蓄積量要增加13億立方米,這是我們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是經過人大批准的,是有法律約束力的。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實現。經過我們的努力,到去年年底,碳強度下降了28.56%,相當於少排放了25億噸二氧化碳。“十二五”規劃提出,到明年年底我們應該完成17%的碳強度下降目標,按照這樣一個進度,要求今年和明年兩年必須要碳強度下降3.9-4%左右,我們1-9月份碳強度已經下降了5%,能耗強度下降了4.6%。按照現在這樣一個力度,到今年年底實現能耗強度下降4.6%、碳強度下降5%沒有什麼問題。2014-11-25 11:06:14
- [解振華]今年保持這個力度,應該説“十二五”完成碳強度下降17%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從産業結構的調整、能源結構的調整,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的節能,以及全社會的節能,還是做了相當大的努力。我們講碳強度下降28.56%,實際上中國的總量大,相對量如果是28.56%的話,絕對量是不小的,世界銀行做了一個測算,從節能的角度看,1990年-2010年,中國累計節能量佔了全球總節能量的58%,這就説明全世界節能量當中中國佔了一半以上。另外,我們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調整能源結構,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2014-11-25 11:06:41
- [解振華]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在這方面,我們核電在建規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從2007年到去年年底,中國水電裝機總量翻了一番,風電裝機總量增加了60倍,光伏發電裝機增加了280倍,聯合國公佈了一個數據,在整個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當中,中國佔了24%,應該説增速也很快。去年全球總的可再生能源的增量當中,中國佔了37%,可見中國在節能和調整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力度、發展的速度都是很快的。我們還是努力爭取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45%,這體現中國的力度和決心。2014-11-25 11:07:02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咱們國家已經開始了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想問一下相關的運行情況怎麼樣,有哪些問題?還有,試點之後,其他一些省市對於碳交易所的建設熱情還是比較高的,有消息稱,我國不打算擴大試點,而是直接著手建設全國性的碳市場,想問這方面的情況怎麼樣?2014-11-25 11:07:26
- [蘇偉]碳交易現在是大家都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當中明確提出了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提出要推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在此之前,“十二五”規劃當中也明確提出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我們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過這幾年的試點探索,總體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剛才解主任在開場的時候也簡要介紹了一下市場運行的情況。2014-11-25 11:11:45
- [蘇偉]通過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因為碳排放權交易還是個新生事物,需要探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採用,要通過實踐來不斷地積累經驗,同時也是要緊密結合中國的實際和中國的國情。經過這兩到三年的試點工作,7個試點從機制建設、法制建設、規則的建立、平臺的建設都已經完成了,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陸陸續續上線交易了,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平穩的。2014-11-25 11:12:27
- [蘇偉]通過試點,我們認為還是有很多的收穫,首先是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對下一步在更大範圍內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大家對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資源、價格方面的意識在不斷增強,這是個社會基礎,而且有了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整個社會大眾對碳排放權交易了解得更多了,也更關注了,因為這件事情跟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關,一方面可以減緩氣候變化,另一方面帶動節能低碳,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利益。通過體制機制的探索,我們形成了一些規則、制度,也為下一步推廣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另外,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啟動了相關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的要求。通過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報告,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2014-11-25 11:13:57
- [蘇偉]所以,在中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條件基本具備了,目前中央將碳排放權交易明確列入今年的中央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我們按照中央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積極推進,儘快出臺,要搞碳交易離不開總量,我們要出臺關於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其分解機制的方案,同時要儘快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我們正在抓緊往前推進,有望在今年年底儘早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讓碳排放權交易有個堅實的法律基礎,這也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憲治國、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所以我們下一步要重點推動立法進程儘快出臺,儘快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同時進一步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在2016年開始運行,這肯定是個很長的過程,有個逐漸的積累探索、不斷改進的過程,我們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時候,能夠有相對比較成熟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14-11-25 11:13:28
- [路透社記者]如果中國實現非化石能源目標和碳排放峰值的目標,必須控制煤炭的消費量,所以我想問一下,你個人認為煤炭消費量什麼時候會達到峰值?下一個五年規劃裏面,你認為應該包括一個有約束力的目標嗎?2014-11-25 11:17:39
- [解振華]我們正在研究編制“十三五”規劃,“十三五”規劃編制完成之後,要經過人大審議,人大審議通過之後,這些指標都是有法律約束力的,是在國內必須要執行、必須要落實的,這一點上沒有問題。所以剛才你旁邊這位記者也談到了美國的兩個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一樣,我們也很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過去氣候變化進程中出現過京都議定書這種情況,美國因為國內政治的原因沒有批准京都議定書,所以我們也擔心2015年協議面臨同樣的問題。2014-11-25 11:21:21
- [解振華]這次在德班平臺的談判中已經反映出,一是要不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這次中美聯合聲明裏明確了,雙方都贊成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二是行動目標是自下而上決定還是自上而下決定,這次的共識是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能力、發展階段、歷史責任,各自決定自己的貢獻。所以這次中美宣佈的目標也是各自國內確定的目標,我想這也是根據雙方各自的國情提出來的。2014-11-25 11:21:48
- [解振華]下一步,怎樣來評價各自目標與全球長期目標的差距,這個差距缺口怎樣彌補,這是需要談判來解決的。2014-11-25 11:32:49
- [解振華]再有一個問題,你剛才關心的,2015年協議有沒有法律約束力呢?中國肯定是要經過人大批准的,是有法律約束力的,我們也希望其他國家有法律約束力,大家共同攜手採取行動。現在這個問題正在談判過程當中,我們對法律形式和法律約束力的問題持開放態度,我們認為協議的內容決定形式,我們希望這一協議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有些國家可能有自己的國情,需要通過談判,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但是中國肯定是有法律約束力的。2014-11-25 11:33:41
- [解振華]另外是峰值問題,剛才我已經講了,中國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這是一個綜合性指標,要通過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匯以及提高適應能力等綜合政策來實現的,其中在節能方面,主要是要轉變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在結構調整方面,除了産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結構的調整之外,很重要的是能源結構的調整,在能源結構的調整當中,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核電。在結構調整的同時,能源供給還要得到保證,但排放會大大降低,特別是煤炭消費,我想能源結構當中煤炭的消費應該逐步降低。2014-11-25 11:33:28
- [解振華]提高了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實際上大大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比重,化石能源當中天然氣又是比較清潔的,實際上主要是針對煤炭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降低煤炭的比重。到底煤炭的消費量什麼時候達到峰值,取決於技術。比如核電,我們在搞AP1000,因為用美國的技術,由於技術問題沒有解決,耽誤了34個月,核電的發展有所滯後。2014-11-25 11:34:06
- [解振華]另外,在可再生能源當中,有些核心技術沒有突破,所以我們希望加強這方面的國際合作,進行技術合作、技術轉讓,能夠讓大家共同地擁有低碳技術,這樣我們的煤炭比重會減少得快一些,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會好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前景是非常大的,現在國際上預計在今後幾年當中會有7萬億美金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2014-11-25 11:34:24
- [解振華]另外,最近也有一種估計,未來15年,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需要90萬億美元,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我想應該是儘量採用綠色低碳循環的技術,也就是説,低碳技術、低碳産業、低碳産品有相當大的前景,這都需要全球合作才能夠取得進展。2014-11-25 11:35:17
- [解放軍報記者]我們最近生活的領域當中出現了一些非常熱門的詞就是“APEC藍”和“新常態”,我想問的是,經過我們一系列政策頒布和實行,在一個什麼樣的時間節點能讓“APEC藍”回歸到一種常態?2014-11-25 11:35:06
- [解振華]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的污染,跟發展方式、能源結構、生活方式有直接的關係,現在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所採取的這些措施,比如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它和解決大氣污染是有協同效應的。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實際上對減少造成大氣污染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PM10、PM2.5都是有好處的。現在我們採取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非常有助於大氣污染的治理。 2014-11-25 11:35:29
- [解振華]剛才路透社的這位記者講了,煤炭的比重要降低,我們正在採取實實在在的、非常根本的措施。到2030年,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會大大改善,“APEC藍”不是不能實現的問題。北京在APEC期間能夠出現這種天氣,讓大家看到,只要採取措施,空氣質量是能夠改善的,通過這次行動,可以看到北京的環境容量到底有多少。這些措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實施可能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會有一些影響,那怎麼辦呢?我們把這個時間拉長,把措施找得更準一點,更有力度一點,能夠早一點實現“APEC藍”,讓它常態化,這不是不能實現的,因為現在看到了,這些措施都是很對頭的,只不過是力度的問題。2014-11-25 11:36:13
- [華夏時報記者]根據國外的經驗顯示,碳排放如果到達峰值,GDP一般會下降3%左右,如果中國2030年左右達到排放峰值的話,GDP的增速會下降到什麼樣的水平,咱們能不能承受這樣的水平?2014-11-25 11:36:42
- [解振華]國際上説一個普遍的規律是3%,我倒是不認同。因為我們研究了歐盟的一些國家、美國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出現了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峰值的這些國家,GDP增速也並不是下降3%,這一點上,各國有各國的國情,跟各國的産業結構、能源結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水平有直接的關係,還有跟技術有直接的關係。技術革命、技術創新能解決很多問題,另外要有相應的配套政策。2014-11-25 1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