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介紹資助高校貧困生工作等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5日 21時00分   來源:中國網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

    請問崔司長,你對目前助學貸款的規模有什麼評價?教育部對助學貸款的規模有什麼規劃?據我所知,目前我們國家經濟形勢比較好,2003年-2005年國稅從兩萬億增加到三萬億,國稅的功能之一就是投資教育,因此投資的條件非常好,所以我想請問在這方面有什麼規劃嗎?現在世界上投資教育的先進經驗很多,可能你比我們知道的更多。

    [崔邦焱]:

    第一,新政策新機制實施以來,我們國家助學貸款取得了很大進展,規模有了很快發展。我們從99年開始試點推行,開始是貸不出去,教育部領導、教育部黨組,原教育部副部長寶清同志花了很大力氣推進。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自抓,採取措施推,但是進展很慢。2004年以後對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完善了,實施新政策、新機制以來,這幾年進展很快。有的省市、有的學校比例很高,雲南達到20%以上,有的學校達到30%多,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目前發展不平衡。發放規模仍然滿足不了目前高等學校規模情況下貧困家庭學生的需求。主要是因為有一些地方還沒有落實政策,發放的情況不理想。今年教育部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抓“不平衡”問題。

    上半年我們派出了很多督查組到地方,去一些省市、去一些學校,大家一起研究怎麼推進這項工作。我相信,這項制度由於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教育部領導的重視和推進,現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高等學校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和認識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一些措施也比過去更加有利,我相信這項工作在今後會得到更大的發展,規模會有更大的提高。

    [香港大公報記者]: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引發了爭論,有種觀點認為香港高校是以高昂的獎學金搶奪內地的學生,內地高校面臨一些競爭,請問您是否認同這種觀點?你覺得香港高校的競爭給內地的一些高校招生和助學貸款制度,會不會應對這些變化做一些調整?謝謝。

    [崔邦焱]:

    港澳在大陸招生,我們國家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我在工作中了解到,我們貧困家庭的孩子,包括農村的孩子,仍然可以比較公平的報考港澳地區的學校。據我了解,港澳地區招收的是比較優秀的學生。貧困家庭的學生只要符合港澳地區高等學校招生的條件,也能夠同樣的被錄取到港澳地區學習。

    [王旭明]:

    應該説港澳地區大學到內地來招生是從1998年開始的,這幾年來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進展,總的來看港澳地區在內地招生為內地的學生升學選擇提供了新途徑。同時對促進內地的高等教育發展和港澳地區的大學建設都有一定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這種交流,內地和港澳地區的交流對兩方面的教育事業發展都有積極促進的作用。

    對於您剛才所提到今年發生的一些新情況,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有關部門正在做進一步的研究,對於出現的這些新現象進行全面的分析、論證,我們也會提出進一步的措施。

    [中國青年報記者]:

    請問崔司長,第一個問題,你剛才介紹中説到不是所有人申請貸款就能夠獲得貸款,從99年實施助學貸款以來,大約40%的學生被拒絕,沒有獲得貸款。即使在04年6月份實行新機制以來大概有27%的學生沒有獲得貸款,我想問一下為什麼這個比例這麼高?被拒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果沒有獲得貸款他通過什麼途徑完成學業。

    第二個問題,我們都知道越是名牌學校,無論是獲得貸款還是資助體系,獲得校外援助來説都是相對容易一些,而一些地方性的學校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儘管整個體系建立的相對比較完善,但對地方學校,他們怎麼辦?他們能不能獲得更多的貸款,針對他們問題的解決有沒有更好的措施。

    [崔邦焱]:

    張光明給你解答一下。

    [張光明]:

    確實,從數據分析來看,99年以來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和獲得貸款的學生有很大的差距。2004年新政策、新機制推行以來這個差距在縮小。這是很明顯的。這説明新政策、新機制實施以後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比例在大幅度提高。事實也是如此,絕對數和相對數都是如此。問題關鍵在於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並沒有完全得到助學貸款的資助。

    99年助學貸款推新以來,由於各種原因,由於政策設計的缺陷,以及參與各方的積極性,助學貸款工作非常困難,那種情況下,一部分學生是不符合條件,一部分學生是符合條件,但是銀行在貸款方面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99年以來統計數字有相當大比例的學生沒有得到助學貸款。

    2004年以後新政策、新機制推行以來,獲得貸款學生的比例大幅度在提高,但是仍然有27%的學生,申請了貸款沒有拿到貸款。這也是事實。我們進行基層調查的時候發現是有這麼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一部分學生是本身條件不夠,第二,在一些地方的學校開展助學貸款開展的比較緩慢,這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特別是基層地方,高等職業學校、高職學校工作進展很慢,所以有一部分比例學生沒有獲得助學貸款,這也是我們往下推動工作的重點。

    對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普遍意義來講,這麼好的國家資助政策體系,在相對名牌學校或者重點學校可能政策落實效果比較好,各種政策推行起來比較順暢。確實也是如此,有些地方學校或者説不太知名的學校怎麼辦?他們資助的條件差一點,包括助學貸款可能還有一些困難,進展比較緩慢,這些學生怎麼辦?這確實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挑戰。

    從政策上來説,全國統一的政策,應該統一的執行,效果應該基本一致。但是操作上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工作的情況、管理的情況不一樣,自然條件也不一樣,名牌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樹立起來,要那些學校這麼短時間樹立起名牌也不太容易,名牌就是名牌,差距也是自然條件。

    從資助渠道上來講,名牌大學得到的資助渠道比較多,但是我們通過管理和政策應該彌補這些缺陷和不足,這要求我們在管理部門也好,地方政府也好,學校也好,抓住這些薄弱環節,做好有關工作才能彌補這些不足。

    現在不光考大學要選擇,考中學也要選擇一下,家長還是要去選擇,對於教育部門來講,這是我們工作中的不足,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1    2    3   4    5   
上一頁  下一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