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建設>> 廉潔高效
 
 
上海創新體制機制營造反腐倡廉新局面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15日   來源:新華網

   “只要跑一次,就能把手續都辦好,不用找熟人、托關係。”在上海市工商局的註冊大廳,作為代理方的萬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煒正在替香港國泰航空公司辦理變更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的事項。他説:“7月18日,我按照網上的要求準備了資料發出,7月21日上午就在網上看到了批准通知。過去要等兩個禮拜,現在只要3天。”

   減少人情、金錢等因素的干擾,形成權力的內部約束、相互制衡和監督,近年來,上海市按照中央紀委的要求,堅持以改革統攬預防腐敗的各項工作,注重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制度創新,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創造自覺保持廉潔的長效機制,為經濟的迅速發展營造了公正、透明的良好環境。

  政務公開,在方便群眾中主動受監督

   “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2004年1月《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正式印發,這是全國省級地方政府頒布時間最早的有關政府信息公開規章。它鮮明地表明,政府部門有義務帶動社會信息的充分共享,改變群眾辦事難:找部門、排窗口、翻資料、有時還得看臉色。

   這一舉措,對政府部門的觸動很深,從“為什麼要公開”到“為什麼不公開”,全市49個政府機關紛紛明確了政務公開的負責部門,15個“公權力大、公益性強、公眾關注度高”的部門率先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分類、梳理、編目、公佈。從人事任免、教育收費、房屋交易,到拆遷補助、返滬知青的工資待遇、公共資金的使用和監督……標準如何、該怎麼辦一清二楚,一大批事關民生和發展的政府信息、尤其是辦事制度得到公開。

   除了登錄“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和各部門官方網站,市民可以到位於外灘的市檔案館和各部門的查詢點,查詢、問詢關心的政務信息,還可以免費申請實名制電子“市民信箱”,接收各類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和公用事業賬單等各類個人信息;只要填寫統一表格,有關部門就會免費整合信息、按時回答查詢。

   熱線電話、公共閱覽室、免費發放點……公眾獲得政府信息的各種渠道越來越暢通。市工商局還把內部工作會議向社會全公開,邀請各界代表聽會、監督,引得60多家海內外媒體紛紛報道。

   提供信息和服務,政府和老百姓的距離拉近了。到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231萬人次諮詢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事務,收到申請10947件,85%以上能夠全部或部分提供。

   如今,上海已經基本建立起一個政府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市信息化委員會秘書長周衛東表示,通過政務公開,不僅方便群眾,而且原來在辦事過程中由於不透明而産生的濫用職權、由於信息不對稱而設置人為門檻的機會和可能大大降低。

   從“最吃香”到“最透明”

   企業登記設立、變更、登出都要涉及名稱,過去在上海,註冊查名特別難,為了核準一個名字,有一名企業家先後跑了49趟,市工商局企業註冊處的辦事人員成了“香餑餑”。

   如今,通過“企業名稱網上查詢服務”系統,企業查名變得輕而易舉,根據系統自動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如“可用”,則進入下一個程序、下載打印表格。申請人憑申報材料到工商局申請,只需1個工作日就可獲得企業名稱核準通知單。

   作為一個繁華的商業都市,上海工商系統5500名公務員面對著83萬戶市場主體的登記、年檢、監管,量大責重。“如何帶好隊伍,靠的是制度化建設,”市工商局黨委書記、局長方惠萍告訴記者。“我們公開業務辦理環節、隨時接受諮詢、及時通報申請人,還推行網上辦理,減少了不必要接觸帶來的利益驅動,使吃飯、送卡都行不通。”

   在上海市公安局,廉政建設的制度規範覆蓋了警用車輛管理、辦證辦照等各項內容,直指過去的“特權”行為。“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廣大公安幹警依靠風氣正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政府所有的工作都在人民群眾的監督目光之下,上海的反腐制度建設,集中在權力集中區域,也就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集中在與老百姓最密切、最能夠代表政府形象的部門。除了工商、公安,行政執法、經濟管理等部門和具有壟斷性質的公用事業單位這些過去“最吃香”的部門正變得越來越透明。在嚴密的制度面前,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逐漸被剷除。

   沒有“點頭權”,也沒“搖頭權”

   按照規定能辦的就得辦,想出軌也難,想推諉也難,一般事項必須當場辦理。從1996年在全國率先成立建設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到完善有形建築市場,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孫建平形象地比喻説:“管理者不僅沒有‘點頭權’,也沒有‘搖頭權’。”

   上海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建築大市場,常年在建工程項目近8000個。如何避免“造起一幢樓,倒下一批人”?上海創造了一個“一門式”全過程服務、全覆蓋監督的平臺。從工程報建直至竣工驗收備案的12個環節 “前事未完,後事不辦”,搞定一個、兩個人沒有用,“做手腳”的成本增加,其中的“貓膩”相應減少。加上所有的辦事事項必須在計算機上完成,辦理過程中所有的“痕跡”都一一留存,對管理人員來説,權力變成了責任。

   在上海市建築建材業行政管理服務中心,全上海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公路、水利、民航、港口的整個大建築建材市場在這裡受到監督和規範。項目憑號辦理、一人一卡,封閉式評標、隨機抽取專家、評標過程受到實時的攝像監控,在每年近1700億元建安工作量的鉅額資金面前,一批批的幹部在制度的保護下“不濕鞋”。

   針對業主規避招標、專家打“感情分”、串標嚴重製造“假招標”,上海已經在700多個項目中推廣工程量清單招標,實施公正度評價制度等,震懾不規範行為。靠關係、靠金錢在建築建材行業“鋪路”賺錢變得越來越難。

   實現經濟發展的日益規範,不僅要依靠“覺悟”,更要依靠“制度”。上海市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羅世謙表示,上海創新反腐倡廉制度不僅方便百姓、提高了辦事效率,而且樹立了辦事公正的形象,贏得了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