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建設>> 職能轉變
 
 
服務型政府:我國行政改革的目標選擇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來源:人民日報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各級政府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積極探索。從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意義上説,服務型政府是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標選擇。

  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服務型政府的提出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踐的結果,是人類管理理論精華的 積澱。它依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依託公共性理念,構建於現代民主、法治理論基礎之上,呈現出豐富的內涵。

  “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服務型政府的治理理念。“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請人民評判,讓人民滿意”,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基本要求。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性質,決定了政府實施對國家事務和公共事務管理的目的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要求政府牢固樹立“公民權利本位,政府義務本位”的思想,一切從人民需要出發,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宗旨,以人民滿意為評判工作的唯一標準。

  “有限政府”是服務型政府的發展目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政府不再是無所不為的“全能型政府”,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有限型政府”。為此,應當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應該退出的就堅決退出;合理劃分行政決策與行政執行職能,整合組織結構,避免職能交叉;充分開發社會資源,培育和鼓勵第三部門、民營企業參與公共事業管理;政府職能和服務重心下移,建立“社區導向的政務模式”。

  “依法行政”是服務型政府的行為準則。法治之下的政府權力是一種有限權力,政府在權力、職能、規模上皆受法律的明文限制。也就是説,服務型政府強調政府由法律産生、受法律控制、依法律辦事、對法律負責。它要求政府服務程序化、規範化,不僅追求行政行為的效率,而且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要通過建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專家諮詢論證制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公示聽證制度,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通過制定政府信息公開辦法,保障公眾的知情權;通過職位分析、職位説明書明確工作職責;通過制度明確工作目標;通過控制自由裁量權防止行政行為的顯失公正,以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政府服務,形成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顧客導向”是服務型政府的工作模式。政府服務要以人民訴求為導向,做到“想為人民所想,急為人民所急”,以公眾的期望決定策略的設計,以公眾的需求決定服務的內容,以公眾的滿意度衡量政策執行的成效,以公眾的評價決定政策變遷的方向。樹立公務員的責任心、愛民情、親和力。在行政決策中充分尊重民意,推行陽光行政,實現政務公開;制訂政府服務標準,規範服務流程,保障服務品質;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行“單一窗口式”服務,創建高效政府;提供具有人文關懷的便民服務,增強政府的親和力。

  “違法必究”是服務型政府的問責機制。責任政府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是對政府公共行政進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它要求政府必須回應社會和民眾的基本要求並積極採取行動加以滿足,履行政府在整個社會中的法律義務,並承擔責任。不僅政府行使的每項權力要承擔責任,而且政府拒絕行使法定的權力也要承擔責任。人民不僅有享受政府服務的權利,還有監督政府行政、要求其承擔責任的權利。

  地方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實踐

  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從自身實際出發,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上海市于2001年率先提出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目標,要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為各類企業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務和安全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上海市、區(縣)兩級政府提出降低行政成本、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原則,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落實責任,形成靠制度管理的理念,提高公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同時,加強效能監察工作,通過強有力的效能監察,保證效能建設工作取得成效。

  江蘇省南京市把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點放在親民、富民上。該市制定了建設服務型政府“一年構建框架、三年逐步完善、五年全面完成”的計劃,分步實施,不懈推進。他們建立了“市長信箱”、“市民論壇”、“群眾來訪接待日”制度,市民遇到煩心事、想起好主意,一個電話、一封電子郵件,就可以同市長、局長對話。市長、局長確定“黨政領導接待日”,參與“市民論壇”,到信訪接待室、電臺和電視臺的直播室、報社的“讀者熱線”,面對面地與市民交流。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以制度創新打造“規範化服務型政府”。改革的重點,一是改進公共決策機制,建立公共決策的調查制度、公示制度和專家諮詢論證制度;二是優化政府服務流程,引進全面品質管理的理念,通過制定系統化的政府服務標準,提高服務品質。

  廣東省珠海市將“萬人評政府”活動作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突破口,重點抓好窗口服務和現場服務。自1999年開始,每年由測評團向社會發放1萬份測評問卷,其中70%的問卷髮放到企業和項目現場,讓企業和市民自主地對機關部門的工作作出“滿意”或“不滿意”的評測,其結果與年度目標任務考核相結合,對連續兩年考核結果為“差”的單位的一把手實施免職。

  重慶市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中注重創新服務方式,實施共同治理。從2002年起試行的“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度,在公開、便民、依法、高效、自願的前提下,為群眾提供全過程代理服務,形成了方便群眾辦事的一項高效、文明、優質的辦事規範。大足縣進行試點,如今每個村都有代辦點,每天由村代辦員將村民申請材料直接送至鄉鎮受理室,由其對受理事件進行處理,或即收即辦,或承諾時限,或上送縣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辦公大廳辦理。

  目前,應當在理論研究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服務型政府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水平,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政府運行機制,創新政府服務模式。(執筆:高小平 鮑靜 姜曉萍)(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