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建設>> 制度建設
 
上海率先推出小城鎮社會保險制度為離土農民解憂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4日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市著力以制度創新為依託化解社會矛盾,在全國率先推出的“鎮保”制度實施一年多來,使積澱多年的農村土地徵用信訪總量明顯下降,走出“無地、無業、無保障”困境的離土農民怒容漸消。

  來自上海市信訪部門的統計數據表明,一年多來,全市農村土地徵用的信訪總量明顯下降。自2003年10月施行“鎮保”後,去年群眾反映農村徵用問題的信訪總量同比增幅下降了9%。今年,反映此類問題的信訪總量再呈明顯下降態勢,其中集體上訪的批次和人次,同比分別減少54.5%和83%,聯名信的數量同比減少19.8%。

  同樣的問題,在上海實施“鎮保”制度之前,卻是另一種狀況。2003年,上海市群眾反映農村土地徵用問題的信訪總量,比往年增加了35.2%。這些信訪反映的主要問題,一是徵地後的勞動力安置和集體資産分配問題;二是徵地養老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三是經濟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對此,上海市信訪部門歸納認為,由於缺乏與離土農民身份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上海市郊相當一部分離土農民陷入了“無地、無業、無保障”的困境之中。

  嚴峻的事實促使上海市政府部門認識到,對於因土地被徵用而離土的農民來説,僅僅靠以往的“徵地安置”或“一次性安置補償費”,是難解其後顧之憂的。必須通過制度創新探求新路,用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予以替代。為此,有關部門經過94次專題會議的醞釀和8個月的工作試點,在2003年10月,旨在解決離土農民基本社會保障的“鎮保”制度正式頒佈施行。

  簡稱為“鎮保”的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是一個“低平臺、有彈性、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專家用“一條主線,五項保險”概括了“鎮保”的主要內容。一條主線,是為市郊離土農民提供基本社會保障;五項保險,涵蓋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由此,對離土農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和保障權進行“托底”。截至目前,上海市郊參加“鎮保”的人員已達到106萬人,其中70多萬是離土農民。

  有關專家與記者“算賬”表明,按照“鎮保”規定,將離土農民的養老金與上海市職工月平均工資聯絡起來,這有別於“農保”與“城保”各自獨立的狀況,從而為離土農民增加了可觀的收入。按照以前的“農保”,離土農民每人每月只能拿到養老金75元左右,而參加“鎮保”後,2005年每人每月最低可拿到417元,並可逐年“水漲船高”。同時,按照以前的“農保”,離土農民只能享受養老保險一項內容,而“鎮保”則涵蓋了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此外,與“農保”的“個人交納,集體補貼”政策不同,“鎮保”基本社會保險不需要個人交納,這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幾年前因土地被徵用身陷“三無”困境而多次上訪的金山區一群農民,自從參加“鎮保”之後,怒容漸漸消退。他們説,我們也是講道理的,政府辦了這件實事,我們不再是“三無”人員了,心裏“吊”著的石頭落下來,也就安心了。 (記者  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