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貧困兒童發展,開啟深度扶貧

2014-11-20 09:37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讓困難家庭孩子擁有美好未來,會議通過了《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

    《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的出臺並不突兀。去年十月,教育部長袁貴仁就透露,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兒童約4000萬,健康、教育水平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為了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從根本上扶貧,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

    連片特困地區兒童約4000萬,這個群體僅從總量上而言,就不可小視。他們的生存生活狀況,理當應該引起引起公共部門的重視。以此而言,加強對於這部分兒童的社會關照與扶持,首先是基於必要的人道救助。而從扶貧的角度而言,致力於對於“人”的扶貧,也是最見成效和根本性的扶貧之舉。

    對於絕大多數貧困家庭來説,孩子能否健康成長,能否擁有正常的社會上升通道,都是家庭能否敗退貧困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因素。但其中的矛盾在於,當缺乏足夠的公共服務保障,鋻於學習和成長的成本,很多貧困家庭孩子首先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致使貧窮的代際循環現象加劇。如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是,近年來農村生源在重點大學所佔比例逐年下降。北京大學的農村學生所佔比例從三成降至一成,清華大學2010級農村生源,也僅佔17%。在這個意義上,加強對於貧困地區兒童的成長關愛,是一種托底性的深度扶貧,抓住了致貧現象的關鍵。

    會議強調,關愛貧困地區困難家庭兒童健康成長,要堅持政府直接提供和購買服務相結合,發揮市場力量,動員社會參與,以健康和教育為重點,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農村困難家庭兒童給予從出生開始到義務教育結束的關懷和保障。這一規劃,指出了關愛貧困兒童成長的兩大路徑:一是,在政府能夠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務上,如提升大病醫療補助,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以及保障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除了應該繼續加大托底性和針對性的保障力度,對於特別貧困的家庭兒童,還應該給與更高統籌的扶持。

    二是,應充分發揮市場力量與社會組織的參與作用。事實上,在這方面,如免費午餐等公益活動的成功開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道路的可行性與其優勢所在。民間公益較之於統一性的社會保障,更具靈活性,且能夠發揮自身的社會號召力吸引更多的公益組織與公益人士參與,實現公益效應的擴散與複製。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囿于資源以及組織登記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的公益組織的發展還不夠強大,所以,在貧困兒童的扶持上,相關部門也應該為社會公益組織的參與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政策優惠。

    貧困家庭的兒童成長問題,本質上就是人的成長問題。抓住貧困的這一實質問題,也就把握住了解決貧困問題的鑰匙。在根本上,貧困地區的發展,一方面是受制于權利的缺陷,一方面是發展機會的欠缺。而這兩者歸根到一點,即是人的健康成長、合理上升的問題。當貧困地區的兒童成長與發展,有了公平和有保障的制度支撐,致貧的土壤自會得以消解。期待在《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出臺之後,各個部門與地方政府能夠各司其職,真正將規劃落到實處,既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享有人生“出彩”的平等權利,也借機開啟我們的“深度扶貧”與“智力扶貧”模式。(川昌)

責任編輯:司徒宇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