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從7.5%左右調至7%左右,提出“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突出強調“結構性矛盾”和“結構性改革”,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些新提法透露經濟發展的新邏輯:短期內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下更大功夫在供給層面做結構調整,補足公共服務短板,釋放創新創業活力,為迎接新一輪繁榮週期積蓄反彈力量。 自2010年經濟進入下行通道以來,2010年到2014年GDP增速分別為10.5%、9.3%、7.7%、7.7%、7.4%。目前,經濟調整還沒有結束,順勢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反映了對客觀規律的尊重。 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宋立預計,隨著外部環境好轉、改革紅利顯現及逆週期宏觀調控發力,上半年經濟調整可能會觸底,下半年有望反彈,全年呈現前低後高走勢,7%左右增長目標可以實現。 經濟進入新常態,短期內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目的是順應經濟階段性波動特徵,避免為一時經濟指標變化所累,但絕不意味著速度不重要,不唯GDP不是全然不要GDP。 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在接受採訪時説,一些地方在淡化GDP方面恐怕是走了極端,把淡化GDP變成了弱化GDP,這是片面理解經濟新常態的結果。 事實上,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與改善增長質量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有較高效率支撐的中高速增長才是人們所期望的新常態。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雙目標”,著眼于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中高”。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説,“雙目標”反映了政府對經濟發展新的認識,不僅僅是穩增長,保持中高速增長,而且更強調高質量,達到中高水平。速度與質量是發展的兩個輪子,兩者不可偏廢,體現了發展的新導向。 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表明,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背景下,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又要向中高端水平邁進,關鍵靠改革,向改革要紅利。 與全面刺激需求政策效果“短平快”、立竿見影相比,供給層面的結構性改革往往涉及制度層面調整,發揮效果有潛移默化的過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馬名傑説,當前,支持經濟向技術前沿發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礎仍比較薄弱,增加創新機會、強化創新動力、端正創新行為的適宜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尚待形成。(新華社記者 郭洪海 陸立軍)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