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 3月5日上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大亮點是提出2015年的GDP增速目標為7%。”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這一方面適應了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轉換的大態勢,另一方面強調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防止經濟增速在短時間內過快下滑。 “我覺得應該把經濟轉型分成上、下半場。過去四五年基本上是上半場,主要解決的是對經濟減速的認識問題。”劉世錦分析,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可能就是經濟轉型的下半場,下半場的重點要防止經濟在短時間內過快下滑。 劉世錦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保持樂觀,認為以改革積極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中國即將迎來“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機遇”。 重點防止經濟在短時間內過快下滑 《21世紀》:你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它釋放了哪些重要的信號? 劉世錦:最大的特點還是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重要信號比較多,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三點。 第一點是“穩中有進”的工作總結。去年GDP的增長速度是7.4%,這和5年前、10年前相比很低,但需要認識到的是現在已不是高速增長期,而是處於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轉換期。這個轉換期是增長動力的一個轉換,且發生在矛盾和問題特別多的時期,國外的不少大的經濟體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甚至出現金融危機,而我們能夠穩定增長,且經濟運行的質量有所提高,特別是經濟轉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非常不容易。總理報告中有很多數據已經説明了這一點。 第二點是2015年的經濟指標,特別是GDP增長速度是7%,比去年下調。這裡我稍微解讀一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新常態了,增長速度的轉換是符合規律的。經常有人問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我覺得首先還是要問“對還是不對”。我認為,這是對的。科學發展首先是要尊重和順應規律,所以經濟增速轉換的趨勢我們只能順應。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兩種傾向:一種是增長速度可能過高,另一種是短時間內過快地下滑。 我覺得應該把經濟轉型分成上、下半場。過去四五年基本上是上半場,主要是認識問題。因為很多地方經濟增長速度減速後,認為這是一個短期、週期性的減速,不認為未來經濟增長一定會減速,所以它們還是想把數字調到過去的增長水平,但是幾年的實踐下來以後發現,經濟規律還是要尊重的。 從去年10月份以後到目前為止,經濟下行壓力還是相當大的。隨著人們預期的改變,有些人會變得比較悲觀,同時經濟運行可能導致經濟過快下滑的因素也會疊加。在這種情況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可能就是經濟轉型的下半場,下半場的重點要防止經濟在短時間內過快下滑。 所以,7%的增速一方面適應了增長階段轉換的大態勢,另一方面,面對可能出現經濟下滑的態勢時強調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在這兩者之間要找到一定的平衡點。 第三點,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培育與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這些內容的核心是怎麼改政府和怎麼放市場,本質上就是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經濟轉型期財政政策更為有效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宏觀調控政策?這將對中國宏觀經濟産生哪些影響? 劉世錦:在經濟轉型期,貨幣政策相當重要。但是宏觀調控要把短期問題和中長期問題分開,以最近討論比較多的“通縮”這個概念來説明這一點。 2015年1月,CPI增長0.8%,PPI同比下降4.3%,其中PPI已經連續第35個月為負值,創下五年新低。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通縮,但是這與美國等成熟經濟體由於貨幣供應量不足從而導致需求不足産生的通縮不同。我們的所謂“通縮”是過去高速增長形成過多産能後面臨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調整出現的價格下降,屬於非典型通縮或者説結構性通縮。 因此,通過貨幣政策不解決這個問題。刺激政策中“降息降準”的作用有限,充其量起到短期內改善預期的作用,但是新增資金會進入股市,不會流向實體經濟。 在經濟轉型期,為了防止在短期之內經濟發展速度下滑過快,我認為真正有效的調控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通過增加政府投資,擴大終端需求,主要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近期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但是原有增長動力中基礎設施這塊很大的需求不是沒有了,也還是相當大,比如房地産。它只不過是過了歷史需求峰值,這意味著它沒有以前的增長速度高了,但是次高的速度還是有的。而在美國、日本這些成熟的經濟體,房地産基本是一種替換性的增長,老房子不行了換一個新房子。在歷史峰值需求和替換性需求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過渡帶,我們現在處在這個過渡帶,要把這部分需求穩住,這就需要財政政策的刺激。 同時,一些重要的投資項目,特別是一些具有社會效益的項目還需要財政政策的投入,或者説財政政策要發揮一定帶動作用的投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了一些新項目,把這些項目帶起來,對穩增長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財政刺激政策關鍵在於要提高投資的效率及精準度,這對政府而言也是一個挑戰。同時也可能引出一些問題:增加政府的債務負擔,加劇已有的財政金融風險;延緩過剩産業調整進程等。因此,刺激政策的適時適度至為重要。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處理好債務管理與穩增長的關係,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此,你有哪些建議? 劉世錦: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對地方的債務要進行系統地清理,撥亂反正,把地方政府的資産負債表建立起來,一方面有多少直接和間接負債,另一方面有多少資産,比如國有企業、土地等其他資産。我們要分析哪些東西可變現,實際的價值有多少。各地政府都要有一張準確、清晰的資産負債表,在此基礎上重新分析,獲得新的重新投資可能。 未來的三個經濟增長點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你認為,中國經濟未來還有哪些經濟增長點? 劉世錦:首先是加快推進基礎和壟斷性領域改革,放開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和電信等行業的準入限制和門檻,允許民營資本以獨資或者混合所有制形式進入,形成行業內競爭的新局面。這叫放開一塊。 其次,要提升一塊,即提升生産率。我們相當多的企業達不到行業的平均生産率水平,同樣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能否達到行業的平均生産率水平?達到了平均水平,你才有生存的可能性。國際上現在講的“最佳實踐”,就是標桿企業。如果我們有相當比例的企業達到或者接近“最佳實踐”,我們提升生産率潛力更大,比如到日本去買馬桶蓋和電飯煲,那些東西中國做不了嗎?實際上我們做得了,只是現在差了那麼一點火候。 第三,創新一塊。最近講得最多的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對傳統産業的改造契機很大,這個契機與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撞在一起了,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好的歷史機遇,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在中國,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推廣開之後,就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容量,這是中國獨特的優勢。(記者 王爾德 統籌 周虎城、趙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