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半年考15日“交卷”,7%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不僅與全年經濟目標持平,且大大好于市場預期。 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定調:我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 經濟部門官方人士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常下半年經濟數據會好于上半年,儘管目前許多形勢還不是很明朗,但在充足的政策儲備下,完成全年主要經濟目標問題不大。 他還強調,各項經濟指標近半年來的變化蘊含著中國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在經歷陣痛和轉型後,全社會都會習慣以一套新的標準再去看待這些指標。 “穩中向好沒有變,保持區間沒有變,定向調控沒有變,扭住結構調整沒有變。”上述人士表示,當前傳統經濟數據也在回暖,中國經濟值得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採訪的多名人士也認為,隨著基礎設施、房地産和出口三隻“靴子”的落地,中國經濟的觸底在短期內已經可期,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擁有著眾多的調控手段,更多政策“禮包”下半年將來襲,經濟穩步升級轉型的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 “傳統數據”緩中趨穩 去年以來經濟的持續下行引發了市場有關“下行底部”的討論,臨近年中,各項經濟指標顯示經濟企穩明顯,改革和轉型成效也逐漸顯現。 統計局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與一季度持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髮現,由於國內國際上半年都處於複雜環境中,主要機構對上半年經濟預測均低於7%,多家機構在數據發佈後的解讀中都提到這一數據來之不易,遠遠好于市場預期。 針對有言論認為中國GDP由於計算方法上的問題而被高估,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昨日回應指出,這一言論對中國核算的方法流程理解不是很到位,誤用了支出法的一個邏輯。盛來運強調,事實上,中國已經考慮了這個因素,進而也不存在GDP被高估的問題。 就當前的經濟形勢,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指出,今年以來,通過加大定向調控等措施,我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活力動力繼續增強,在深化各領域改革、促進産業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各類市場穩定等方面都取得積極成效,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創造了條件。 具體到數據來看,儘管井噴趨勢沒有出現,但整體趨穩卻十分明顯。這其中,不僅就業、能耗、收入等備受關注的“新指標”表現持續亮眼,長久以來呈現疲軟的傳統重要數據也明顯企穩。 例如,規模以上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4月份是5.9%,5月份是6.1%,6月份回升到6.8%。固定資産投資速度5月份、6月份連續兩個月回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月份實際增長10.2%,6月份實際增長10.6%,連續兩個月回升。 分行業看,6月傳統重化工業反彈,鋼鐵、有色、建材分別增長5.2%、10.5%、6.4%,比上月加快0.3、0.3、0.1個百分點。通用、專用設備製造分別增長3.5%、2.7%,比上月反彈0.1、0.5個百分點。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認為,在固定資産投資企穩,特別是基建投資發力的拉動下,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繼續改善,預計三季度基建投資將繼續發力,並且房地産投資也可能在銷售回暖的拉動下企穩回升。“這也將帶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進一步上升。” “新指標”穩中向好 不僅傳統數據企穩,民生、結構等方面的指標也保持著穩健向好的態勢,這讓市場對經濟的轉型有了更多積極期待。 作為民生之本的就業持續趨穩向好。昨日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就業情況比預期的要好。調查失業率在5.1%左右,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李克強總理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中國經濟要運行在合理區間,而決定這個區間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就業。去年以來,儘管經濟下行隱憂持續存在,但中國的就業卻呈現出“逆增長”態勢。 此外,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931元,保持較快增長。從百分比來看,人均收入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增速快於GDP。與此同時,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在經濟結構方面,“向好”的數據則更喜人。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5.8個百分點。 章俊認為,第三産業(服務業)整體相對穩定,並在二季度出現“穩中有進”的局面,累計同比增速從一季度的7.9%上升到上半年末的8.4%。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結構轉型依然在推進中,而且是在向更趨合理的方向發展。 此外,創業創新火種持續發力。當前雙創不僅帶動了每天超過一萬家企業註冊,更讓這種創新風潮滲透到勞動者中。不僅小微企業在談論創業創新,大企業也在以這一思維改變著自己的管理方式。 從數據方面來看,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快速成長。從新産業角度來講,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比工業平均增速高將近5個百分點。從新業態角度看,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上半年增速將近40%。新産品不斷涌現。 支持經濟後招不斷 儘管上半年重要經濟數據達標,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在下半年形勢還不甚明朗的情況下仍不可掉以輕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的多名人士認為,下半年預計會有更多務實的措施陸續出臺來增加地方融資渠道,並拓寬有效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在實體經濟方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支持外,也會開拓更多融資方式,使資本市場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5日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下一步要鞏固穩中向好基礎,繼續頂住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繼續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力度,清除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束縛和羈絆,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局面。 國務院還在15日的常務會議上決定,在去年以來已取消149項職業資格的基礎上,再取消網絡廣告經紀人、註冊電子貿易師、全國外貿業務員、港口裝卸工等62項職業資格,讓廣大勞動者更好施展創業創新才能。 本報記者15日採訪的官方機構研究人士認為,上半年對穩增長的部署已經較為全面,預案也較為充分,下半年主要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落實。 此外,多機構認為“寬鬆貨幣政策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思路不會轉變,隨著地方債發行的擴大,預計積極財政將有更多的施展空間。 國君宏觀任澤平表示,當前的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都決定貨幣政策仍需寬鬆,要毫不鬆懈地推進改革釋放活力。不能以為下半年經濟回升就讓貨幣政策過早轉向,導致實體經濟雪上加霜。 此外,作為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支撐,15日常務會議還部署了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強調在擴大開放中增強發展動力。 具體措施包括,要推動全國一體化通關,加快出口退稅進度;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及進口貼息政策支持範圍,擴大優惠利率進口信貸覆蓋面;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促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便利化;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等業務,穩步放寬境內企業人民幣境外債務融資;清理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大力支持外貿新型商業模式發展。(王子約)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