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現代流通業 打造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28 21:2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做大做強現代流通業 打造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
——專家解讀《關於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于佳欣)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對現代流通業發展做出全面部署,並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規則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監管有力、暢通高效的內貿流通體系和比較完善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專家認為,這一意見是對現代流通業發展更為系統全面的部署,體現了經濟新常態下對內貿流通發展的重視。通過市場化和法治化改革,可以讓內貿流通更好地對接生産和消費,將其打造成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和優化資源配置新動力。同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最早、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之一,內貿流通改革也將為其他領域的深化改革探索有益經驗。

《意見》提出,推進內貿流通現代化,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即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創新轉型為引領,以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主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新形勢下流通體制勢必要進行改革和創新,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既要突出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在市場失靈的時候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加強依法治理。

為確保實現2020年的主要目標,方案提出五方面舉措,首先是健全內貿流通統一開放的發展體系。加強全國統一市場建設,並建設以三大流通産業集聚區、四大流通産業集聚帶和若干重要支點城市為基礎的全國骨幹流通網絡。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流通産業集聚區和瀋陽—長春—哈爾濱、鄭州—武漢—長沙、成都—重慶、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四大流通産業集聚帶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經濟佈局遙相呼應,體現了內貿流通改革對國家戰略的有力支撐。這將有助於打破地方封鎖和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並與國際市場更好地接軌。

創新流通發展是新形勢下內貿流通改革的必然要求。《意見》提出,要提升內貿流通創新驅動水平,推動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創新,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鼓勵引導傳統流通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加快轉型等。

陳文玲説,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既有一體化趨勢,又有各自特有的流通方式和流通規律。信息流改變了生産、交易、服務等方式。因此,內貿流通領域的創新,既能帶動本領域創新,又能發揮先導性作用,帶動其他相關領域的創新,從而有助於我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中搶佔先機。

內貿流通領域的改革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意見》提出,要增強內貿流通穩定運行的保障能力,完善信息服務體系、應急儲備體系,構建重要商品追溯體系。同時,要加強流通立法,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加快流通信用體系建設。

陳文玲認為,為推動內貿流通現代化,政府需提供更好的政策和保障環境,並創新監管方式。比如,商品追溯體系的建立是重要的民生問題,政府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有條件實現對食品安全更加嚴格的監管,就是一種管理方式的創新。

而通過加快相關立法,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能夠為內貿流通改革創造更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通過規範市場主體行為,保護參與交易者的權益,有助於讓內貿流通市場更加規範有序,高效運行。h內貿流通改革的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意見》提出,要推動建立內貿流通領域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部門責任清單。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權責,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

任興洲指出,“負面清單”通過把自貿區的做法複製到國內貿易市場,有助於為國內外市場對接創造條件。“權力清單”則強調政府權力下放和職能轉變,體現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責任清單”則需要政府承擔責任的同時發揮好企業的社會責任。三個清單將有助於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意見》關鍵是要抓好落實,及時總結和推廣經驗。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