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文化和旅遊部印髮指導意見
——促進旅遊演藝轉型升級

2019-03-29 07:3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宋城千古情、“印象系列”、長恨歌、文成公主……近年來一批優秀的旅遊演藝作品深入人心,悄然帶動了新興旅遊市場。在旅遊演藝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了《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支持旅遊演藝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文化和旅遊部28日召開的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副巡視員周久財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向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過去幾年是旅遊演藝快速發展的時期。據統計,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旅遊演藝節目臺數從187台增加到268台,增長了43%;旅遊演藝場次從53336場增加到85753場,增長了61%;旅遊演藝觀眾人次從2789萬人次增加到6821萬人次,增長了145%;旅遊演藝票房收入從22.6億元增長到51.5億元,增長了128%。

周久財表示,與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相比,旅遊演藝的種類還不夠多;與蓬勃發展的文化和旅遊産業相比,旅遊演藝的潛力還需進一步挖掘;與日益提升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需求相比,旅遊演藝水平還需要不斷提高。

對此,《意見》將推進旅遊演藝的轉型升級作為首要任務,強調提升創作生産水平、推進業態模式創新、壯大演藝經營主體,並明確了一系列的政策方向。具體包括樹立精品意識,加強對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等相關題材創作的扶持;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利用室外廣場、商業綜合體、老廠房、産業園區等拓展中小型旅遊演藝空間;鼓勵成熟的旅遊演藝經營主體通過股權融資、並購重組、品牌連鎖等方式整合相關旅遊演藝項目等措施。

對於主要發展目標,《意見》明確,到2025年,旅遊演藝市場繁榮有序,發展佈局更為優化,涌現一批有示範價值的旅遊演藝品牌,形成一批運營規範、信譽度高、競爭力強的經營主體。旅遊演藝産業鏈更加完善,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在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彰顯,對相關産業行業的綜合帶動作用持續發揮。

“要推動旅遊演藝不斷向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周久財表示。

挖掘文化內涵 推進模式創新

伴隨著旅遊演藝産品市場的持續升溫,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例如由於一些旅遊經營主體急功近利、“一擁而上”,導致旅遊演藝産品質量良莠不齊,存在內容質量不高,甚至內容低俗、庸俗、媚俗等現象。

對此,《意見》把規範有序作為發展旅遊演藝的重要基礎,強調加強節目內容審核、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牢牢守住安全底線,並有針對性地明確了政策界限。

周久財表示,由於旅遊演藝的跨界性特點,旅遊演藝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邊界模糊、責任不清、監管不夠的問題。為此,《意見》強調,加強對轄區內旅遊演藝活動的監管和節目內容審核,督促指導轄區內旅遊演藝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節目內容自審制;嚴格演出市場準入,要求旅遊演藝經營主體應按有關規定取得《營業性演出許可證》或《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備案證明》;強化節目內容審核,建立健全對旅遊演藝節目內容意識形態審核的工作機制;嚴格實施文化和旅遊領域“黑名單”制度和嚴重失信主體退出機制、聯合懲戒機制。

此外,旅遊演藝市場還出現了內容同質化的現象。對此,周久財指出,實踐證明,對於文化和旅遊市場來講,差異就是競爭力,簡單複製的産品很難形成可持續的生命力。

對此,《意見》特別明確要推進業態模式的創新,鼓勵發展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定制類旅遊演藝項目,形成多層次、多元化供給體系。“在旅遊演藝領域,不少企業大膽嘗試,探索出很好的發展道路,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模式。但並不是已有的模式就夠了,只有在符合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在挖掘文化內涵、創新表現形式、做好科學規劃運營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創新,旅遊演藝市場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周久財表示。(記者 魯元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