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減排聚焦“住”與“行”,
不搞簡單化處理和“一刀切”

2019-07-12 17:35 來源: 澎湃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更大力度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李克強指出,新形勢下,要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工作,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挖掘節能潛力,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産業體系。

未來一段時期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仍是重要的任務。碳排放強度指的是産出單位GDP所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碳排放強度越低,GDP就更“綠色”。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氣侯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此前曾指出,2005年至今,中國GDP能源強度的下降速度約為每年3.5%-4%,遠高於發達國家GDP能源強度下降的速度。另一方面,中國單位GDP能源強度在絕對值上仍處於較高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是發達國家的2-3倍。

在此次會議上,李克強明確,接下來各部門要形成合力,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聚焦工業、交通和建築三大重點減排領域

節能減排落實到産業,首先要抓“排放大頭”。李克強指出,深入節能減排,要聚焦工業、交通和建築等重點領域,推行工業清潔生産、交通節能減排,對老城區進行建築節能改造。

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對加強工業領域節能、促進交通運輸節能和強化建築節能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重點推進領域。

其中在與人們息息相關的“行”方面,《方案》提出,到2020年新增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推進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替代、機場地面車輛“油改電”、新能源應用等綠色民航項目實施。並推動交通運輸智慧化,建立公眾出行和物流平臺信息服務系統,引導培育“共享型”交通運輸模式。

在“住”方面,李克強提出,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建築節能改造。《方案》中就這一任務明確,要強化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實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2020年前基本完成北方採暖地區有改造價值城鎮居住建築的節能改造。鼓勵老舊住宅節能改造與抗震加固改造、加裝電梯等適老化改造同步實施,完成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

除了老城區改造,在居民生活方面,“垃圾分類”成了近期不少地方的熱詞。6月6日,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垃圾規範分類的量上來了,也意味著城市對垃圾處理的能力和工作量要進一步提升。

此次會議上,李克強特別指出,要加快補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短板。

上海是垃圾分類的先行示範城市。此前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黃融表示,目前上海全市的生活垃圾處置利用能力穩步提升,幹垃圾焚燒能力已達到1.93萬噸/日,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已達到5050噸/日。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生效,緊隨其後的便是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的正式啟用。據了解,老港二期共有8條焚燒線,全部運行後,日處理垃圾量為6000噸。

此次會議上,李克強還強調要繼續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持續推動燃煤電廠和鋼鐵産能超低排放改造。

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9.2億千瓦,佔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3.6%,佔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3.9%,如果考慮具有脫硫作用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全國脫硫機組佔煤電機組比例接近100%;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9.6億千瓦,佔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7.3%;超低排放機組在全國燃煤機組中的佔比超過70%,發電量佔比約為75%。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此前也曾表示,將推動建立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力爭到2020年基本解決棄水、棄風、棄光的問題。

加大綠色金融支持,不搞政策“一刀切”

近年來,隨著環保要求日趨嚴格,一些地方執行政策時出現了“一律關停”、“先停再説”等“一刀切”做法,給企業和百姓造成不少困擾。

根據生態環境部披露的相關信息,工業方面,一些達標排放,或者經過治理可以達標的企業遭遇停産、限産,工人歇業,訂單作廢;民生方面,清潔能源還沒著落,新的取暖設施尚未建好,就一股腦先讓百姓把舊煤爐拆掉。

此次會議上,李克強特別強調,不能搞簡單化處理和“一刀切”。要注重運用經濟政策、法規標準等手段,調動各方面節能減排的內在積極性。

運用經濟政策,具體來説,首先是要健全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等機制,推廣脫硫、脫硝電價成功經驗。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要完善差別化電價政策,利用價格杠桿促進節能減排。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曾撰文提出,在過去10多年的大氣污染治理和電力行業減排中,環保電價政策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預期在藍天保衛戰中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此外,李克強指出,要加大綠色金融支持,落實促進節能減排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快建立用能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構建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

自2011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以來,7個試點碳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成交量達到2.5億噸,累計成交金額超過55億元。“碳匯”已逐漸成為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的高效工具之一。

2017年12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印發,明確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2018年9月,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1700余家發電企業,年排放總量超過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全國碳排放量的1/3。

但中國的碳市場建設在法律保障和市場化方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碳市場要注重市場規律,減少政府干預。”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曾表示,碳市場只有在市場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下,形成合理的碳價格,才能夠有效、合理配置減排資源,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實現優勝劣汰,促使企業以最低成本進行節能減排。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