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70萬噸/日左右——“十四五”,生活垃圾這樣管

2022-02-23 08:3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幹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京滬等地不少居民對垃圾分類操作得已很熟練。未來幾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怎樣更完善?管理體系智慧化升級怎麼做?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關於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構建科學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作出了部署。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70萬噸/日左右,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比達到65%左右。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童琳表示,《指導意見》明確了以焚燒為主的處理設施建設格局,推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為“十四五”期間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指明了方向。

根據《指導意見》,“十四五”期間,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將更完善。各地將合理佈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點,完善分類運輸系統,加快補齊分類收集轉運設施能力。按照要求,各地將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的設施建設目標及任務,穩步推進設施建設,並有效銜接分類投放端和分類處理端,避免垃圾“先分後混”。同時,“十四五”時期我國還將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推行非居民用戶垃圾計量收費,探索居民用戶按量收費,鼓勵各地創新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模式,不斷提高收繳率。

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將加快。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300噸地區將加快建設垃圾焚燒處理設施。不具備建設規模化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條件的地區,國家鼓勵通過跨區域共建共享方式建設。童琳表示,“十四五”時期應緊扣垃圾分類處理高質量發展要求,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以焚燒為主的技術格局,減少原生垃圾填埋量。

有序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隨著垃圾分類的推行,各地需採取長期佈局和過渡安排相結合的方式,加快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統籌解決餐廚垃圾、家庭廚余垃圾、農貿市場垃圾處理問題。”童琳説,“根據廚余垃圾分類收集情況、廚余垃圾特徵、人口規模、設施終端産品及副産物消納情況等因素,科學選擇適宜技術路線和處理方式,著力解決産品出路問題。”

《指導意見》同時提出,按照綠色低碳、集約高效、循環發展的原則,鼓勵建設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多位一體”的綜合處置基地,推廣靜脈産業園建設模式;推動市政污泥處置與垃圾焚燒、滲濾液與污水處理、焚燒爐渣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焚燒飛灰與危險廢物處置、危險廢物與醫療廢物處置等有效銜接。童琳解釋,這有利於促進各處理設施工藝設備共用、資源能源共享、環境污染共治、責任風險共擔,實現資源合理利用、污染物有效處置、環境風險可防可控,穩步提高設施發展水平。

生活垃圾處理也要向智慧綠色升級。下一階段,國家將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全體系的智慧化升級,以數字化創新基礎設施運營和監管模式,強化信息收集、共享、分析、評估和預警;採用先進節能低碳環保技術設備和工藝,推動穩定達標排放。“《指導意見》以提高城鎮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對提升環境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童琳説。(記者 孔德晨)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