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長征"系列火箭已發射90余次 其中商業發射28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2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6年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介紹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和《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新京報記者]:我想問孫局長兩個問題:第一,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創建五十週年,近五年來我們的航天事業碩果纍纍,作為航天局的局長,五年當中您最感欣慰的有哪幾件事?第二個問題,從去年以來,北京有一個公民申請設了一個叫月球大使館的公司,他以極低的價格向社會上的公民和企業賣月球的土地,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抄了。作為空間利用的主管部門,你怎麼看企業或者公民利用外層空間的做法?

    [孫來燕]:針對五十年,我簡單做一個概述。今年是我國航天事業創建50週年,應該説,50年來,我們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走過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發展路程。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當時中國應該説是一窮二白,我們的經濟、科技的基礎都非常薄弱。但是,正是在那種條件下,毛澤東主席在1958年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英明決策。

    回顧五十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中的每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個重大工程,都是我們國家政府作出的正確決策,比如載人航天工程、兩彈一星,再有探月工程。因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標誌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象徵。所以,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都把它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給予考慮。我們國家在1970年4月24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這應該説是我們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現在衛星已經形成了六個系列,“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經形成了12種型號,能夠滿足不同軌道、不同重量、無人或有人的發射任務。

    到目前,我們已經發射了70余顆自己研製的衛星,發射了6艘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進行了90余次的發射,其中有將近28次的商業發射服務。我們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這個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們也廣泛地開展了國際合作,這也促進了我們自己的發展。

    如何概括總結50年的成就?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已經躋身於世界航天大國的行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載人航天的飛行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談到過去五年的工作,在舊版(2000年版)白皮書中,我們提出來一個“大航天”的概念,就是説航天活動應該包括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這三個領域。

    過去的五年,我們在這三個領域中推進了工作。再有,比如發展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動機,研製新型靜止軌道衛星大平臺,這都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至於剛才提到的另一個問題,有人賣月球上的土地,外層空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這種做法我們是不贊成的,也是反對的,這也違反了國際上的一些公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