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曾培炎出席第三屆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式並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0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王敬中 崔清新)第三屆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1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開幕式上講話時指出,中國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十一五”期間,中國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保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他表示,中國願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環境和發展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曾培炎説,中國正處在城鎮化、工業化迅速發展的階段,為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中國將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節約優先的方針,千方百計節約資源;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加強污染防治;堅持保護優先、有序開發的方針,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曾培炎指出,今後五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時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好中國的環境和發展問題,既是13億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貢獻。曾培炎希望在四個領域加強中外環境合作。

    一是環保項目合作。中國將加大“三河三湖”、三峽庫區、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南水北調水源及沿線等地區水污染防治的力度,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燃煤電廠脫硫等一批環境治理的工程和資源有效綜合利用項目。歡迎國外企業和資本積極參與這些工程建設。

    二是環保技術合作。中國將大力發展環保産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環保技術,鼓勵中外企業在節能環保型汽車、節能省地型建築、潔凈煤技術、中水利用、海水淡化、尾氣凈化以及大型環保裝備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三是環保能力合作。共同開展中外環保人員培訓、規劃編制、政策研究、信息蒐集、預防監測等工作,不斷提高環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環境研究合作。中國鼓勵中外環境科學家和實際工作者採取多種方式,加強學術交流,在臭氧層破壞、氣候變暖、荒漠化擴大、生物多樣性銳減、持久性有機污染等重大環境問題上,積極探索,合作攻關,共同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挑戰。

    曾培炎還表示,中國政府將按照已經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要求,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努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落實加強環境保護的各項任務和措施。他呼籲發達國家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全球環境保護的責任,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的資金、技術等環保援助。

    國合會成員、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150多人出席了會議。開幕式前,曾培炎會見了部分與會外方代表。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主持了上午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