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3時,鐵道部在鐵道大廈召開新聞發佈會,由鐵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胡亞東、王志國,總工程師何華武,副總工程師、運輸局長張曙光介紹我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試驗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第六次提速鐵路部門將推出動車組,請問張總什麼是動車組?動車組與現在的火車有什麼不同?有什麼技術上的創新?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長張曙光]: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技術性。傳統的列車是帶有動力的機車,可是沒有動力的客車組成的車列,它在到達車站和車站時,要進行反復列車和機車的變化作業。動車組就是把帶動力的動力車與非動力車按照我們預定的參數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概括的講,動車組是自帶動力的,固定編組的,能夠兩端同時駕駛的,配備現代化服務設施的旅客列車的單元。我們這次推出時速200到250公里的動車組在引進消化創新的基礎上,在九大關鍵技術上有創新。第一是集成創新。我告訴大家,一列動車組大約有8000個零部件組成,涉及到電子、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涉及到機械加工、非金屬等等。再生産過程中,直接設計的企業達100多個,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全掌握了系統集成的技術。我們在第六次大提速的動車組全部使用過産化生産的。
第二是牽引技術。交流傳統技術,交流傳統技術是世界上高速列車的核心技術之一。我們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完全掌握了大功率的交流傳統技術,我們現在的動車組一列車交流傳統的功率可以做到8800千瓦,而且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流IPG技術。在這裡它有變壓器、變流器、牽引電機、牽引控制四個關鍵技術。還有就是制動技術。大家知道,高速列車的制動技術是涉及到行車安全的,我們現在採用的制動是再生制動,列車在250公里實施制動以後,從200公里降到90公里左右完全是靠電機反向旋轉,利用列車的巨大慣性産生電能再往上輸電,這一段是沒有任何機械磨損的,是一個非常綠色的、環保的技術,只有當列車的速度降到90公里以下才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的機械制動。200公里的列車制動距離小于2000米,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車體技術。高速列車重要技術之一是要輕量化,列車運行每牽引一噸重量大約要消耗12個千瓦,到300公里的時候,每牽引一噸大約要消耗16—17千瓦,因此,世界各國都在輕量技術上進行了競爭。我們生産的動車組,車體重量比傳統客車減輕一半,輕量化技術達到。
專項化技術也就是走行技術。走行技術簡單的講,要求動車組在200公里、250公里運行的時候,要有比較好的穩定技術,這是安全性指標。還要有很好的平穩性,這是舒適性指標。還要有比較好的曲線通過能力,我們在轉向駕方面也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們現在的轉向駕技術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50公里。
最後是網絡技術。大家知道,在動車組上為旅客提供的大量的服務設施是要靠電子計算機來控制的,整個列車實行兩級網絡,對全列車所有設施設備進行監控、控制。可以這樣講,中國人已經掌握了時速200公里以上動車組的核心九大技術。動車組的國産化率達到了75%以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實現了全面創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