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2年11月至今的五年,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卻為中國的發展標注了嶄新的方位。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就是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表了一場對中國社會産生深遠影響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迫切需要解答,也時刻面臨追問。
習近平總書記:“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五年來,圍繞“中國夢”這一共同夢想和“中國道路”這一具體路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佈局、攻堅克難、強基固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這五年,是中國歷史中不平凡的五年,精準扶貧吹響攻堅號角,全面小康進入決勝階段。這五年,是人民生活發生巨變的五年。我們有了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十三億中國人民有更多獲得感,五千年古老民族正實現復興夢。
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開啟了當今世界最具雄心的改革計劃。15個領域,330多項改革舉措。聚焦制度性的問題,聚焦社會矛盾尖銳的問題,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習近平時代》主編、紐約大學終身教授熊玠:“‘非我其誰’?為什麼我們可以説,習近平可以講這句話呢?他經過很多災難、考驗,深知中國社會的問題在什麼地方。”
發展是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是中國經濟多年想解決沒能解決的難題。以“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突破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破解這一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歷史性難題。突破一系列體制機制束縛,創新驅動正在為中國更換全新的發動機。改革,要解決發展問題,更要解決發展為了誰的問題。戶籍制度等民生領域重要改革,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分享發展成果。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發表講話時説:“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它是中華文化復興、自信這樣一種志向。”
為國家立心,為時代鑄魂,這是一項久久為功、馳而不息的鑄魂工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著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是中華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
萬名官兵,征塵未洗,從多個訓練場轉戰而來,接受軍隊統帥的檢閱。
受閱官兵:“聽黨指揮,敢打勝仗,作風優良!”當習近平成為軍隊統帥的時候,人民軍隊正處在如何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歷史關口。
習近平主席:“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今天的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安全壓力和風險挑戰。習近平號令全軍:始終堅持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確保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
一個走向復興的民族,更需要最廣大的朋友圈。五年來,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得到廣泛認同。五年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一帶一路”倡議,取得豐碩成果。五年來,致力於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全球治理體系,發生深刻變革。五年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走過了怎樣不平凡的路?
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産黨面臨的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外部環境的考驗依然嚴峻,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和消極腐敗的危險愈發凸顯。社會調查表明,人民群眾關注度最高的問題正是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華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新時期的中國共産黨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如何永立潮頭,永葆無産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她又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寫下怎樣的篇章,人民在期盼,世界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