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一個環節做到一流,每一個工序追求一流。三峽工程從開工至今,已累計完成15萬多個單元工程,質量評定全部合格,其中優良率超過82%。
質量是三峽工程的生命。秉承著質量責任重於泰山的信念,全體三峽建設者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落實著科學、精細、規範的管理理念,堅持著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確保三峽工程的每一個部件、甚至每一顆螺絲釘的質量都是世界一流,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序的管理都是世界一流,一個個“一流”累加起來,定將建成一個世界一流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工程在建設之初,就承載了全國人民的希望: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要有世界一流的質量。
建一流工程,保一流質量,不僅要有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施工,更要有一流的管理。
三峽工程告別了傳統工程管理的“指揮部模式”,實行了項目法人制,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招標承包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時間的推移,市場的磨礪,已經使這套管理機制日臻完善。
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建設世界一流工程是全體三峽建設者的不懈追求。
管好每一分錢
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介紹,三峽工程靜態投資900多億元,總工期長達17年。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質量控制,同時也要關注成本控制。工程建設最怕出現“高估冒算”的情況,那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三峽工程建設至今,結算資金已超過1000億元,但是基本沒出現問題,三峽工程管理系統功不可沒。
三峽工程管理系統同樣歷經了“引進、合作開發、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當初為了解決三峽這一巨大工程的現代化管理難題,總公司從加拿大引進了一套工程管理軟體系統,經過結合三峽實際情況的本土化改造,才有了三峽工程管理系統這個涉及公司管理各個層面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如今這個網絡已經覆蓋了三峽壩區的每個角落,無論設計、監理還是承包商,都在應用這個系統。工程項目部的何偉每天都要和這個系統打交道,他説“我每個月末都要核對施工、監理的報表,以前手工操作至少要8天時間,還很容易出錯,出現一個錯誤有可能花上更長的時間去找它。現在好了,我只要對工程量把關,其它的計算,電腦會自動做出來,以前8天的活兒現在1天就能幹完了,準確率也大大提高了。”
三峽總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金和平説:“我們的目標是,就算只花一分錢買張紙,也要在系統裏找到出處。”
管好每一度電
隨著三峽電廠的投産發電,三峽總公司的管理已經轉向工程建設管理和電力生産管理並重的階段。
三峽電廠中控室裏,巨大的顯示屏告訴著人們,設備運轉正常,電力正源源不斷地送出。可屏幕前面,只有兩位技術人員,有條不紊地工作著,並不忙碌。
這個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廠,為何不見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答案就是三峽電廠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水電廠的目標,在投産前已經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成化的生産管理信息系統,它的管理覆蓋了運行、安全、物資等方方面面。這不僅能有效控制發電生産成本,也有利於建構一支精幹的人員隊伍。
建成後的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按傳統的電廠管理方式,這個規模的水電廠大概需要3000人左右,但是三峽電廠的最終定員只有370人,人均管理裝機容量達到5萬千瓦,已經遠遠高於世界先進水平。“減人不減事,我們有信心管好每一度電。”三峽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誠説。
管好每一個人
在三峽工程的建設一線,活躍著一支支農民工隊伍,他們沒有高學歷,沒有接受過嚴格的系統訓練。如何讓他們保證一流的施工、一流的質量?三峽總公司總結出一套農民工的管理方法。總公司與各施工單位協商,建起統一的民工營地,改善農民工住房條件,適時開展技術培訓,激發他們創建一流工程的熱情。
25歲的曾建平,已經在三峽工程幹了5年。2003年9月搬進了三七八聯營總公司楓箱溝民工營區。“以前住的是八九個人的大通鋪,這裡可好了,6個人一個宿舍,10個宿舍有一台洗衣機,還有電視房、浴室,自從搬到這兒,每天上班心裏踏實多了。”小曾是個電焊工,就在幾天前,營區裏又辦了一次電焊培訓班,學到不少新手藝,小曾更是開心。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説,三峽工程的質量與每一個建設者都息息相關。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的管理,要落實到每個人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只要是參與三峽工程建設,無論是誰,都要有追求一流質量的意識。(記者 朱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