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環境保護>> 領導講話
 
 
解振華:循環經濟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重要途徑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03日   來源:新華網

    循環經濟,如同“知識經濟”一樣,是2005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它已經躋身於中國主流的經濟概念,並將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日前表示,循環經濟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

    循環經濟是一種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對傳統行業的技術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解振華説,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在我國,循環經濟從一種理念轉化為國家戰略和政策歷時僅有兩年時間,現在已初步形成了三個大層次的實踐模式:

    在企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産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全國化工、輕工、電力、煤炭、機械、建材等行業已有4000家企業通過了清潔生産審核,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産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在工業集中地區,把上遊的廢料作為下游的原料,並不斷延長生産鏈條,建設生態工業園,全國試點已達14個。

    在區域層次,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生産和消費、理念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從不同範圍、不同區域構建循環經濟體系,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目前,全國有 47個城市(城區)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城區)稱號,166個地區成為國家生態示範區,79個鄉鎮成為環境優美鄉鎮。一些社區學校從推廣可持續消費和生態文明入手,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成為區域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細胞工程。

    與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相比,我國的循環經濟是産業生態化與污染治理産業化、動脈産業與靜脈産業協調發展的有機統一。

    解振華坦承:“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實踐中探索。在觀念認識、制度環境、法律與政策、管理體制、技術支撐和外部推動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

    解振華介紹,今後將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加快立法,引導循環經濟及生態工業規範化實施,建立環境標誌、政府綠色採購制度,積極推動政府綠色採購,擴大綠色産品的消費市場需求,促進環保産業的發展。

    ——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加強對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創建的指導和監督管理,確保試點和示範單位能夠通過持續改進,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加強環境執法,嚴格環境準入,促進企業、産品採用環境友好技術,對排污單位實行排污許可制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建立循環經濟理論和技術支撐體系,大力發展靜脈産業,加強示範園區環境管理,制定再生資源産業環保控制標準和技術規範,推進和規範各類社會廢棄物和工業廢物的循環利用。

    ——加強宣傳,廣泛傳播循環經濟理念,宣傳循環經濟的成功實踐,形成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的社會氛圍。(記者顧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