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區域經濟
 
 
上海工業用地:5年要“省”出6個靜安區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2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0月21日電 落戶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的丹麥英特爾乳品公司,原本打算購置10萬平方米土地擴建廠房,但最終沒新增一分地,而是通過在原地改建,實現了擴産。類似改建、加層,“借地升天”的做法,眼下在上海工業區流行起來。最新規劃顯示,未來5年,上海在工業用地方面,要“省”出相當於6個靜安區面積的土地。

    土地資源越來越成為制約上海産業發展的“瓶頸”。為探出一條“節地型”工業新路,21日,上海市公佈了一系列用地政策,為工業用地評估和聯合會審提供標準和量化依據,新出臺的“上海市工業用地導則”明確,今後凡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項目,將不再供地,而是鼓勵進入標準廠房生産。工業項目新建廠房容積率必須達到0.8以上,其中都市型工業園標準廠房容積率要達到1.2以上,建築密度不低於35%。未來5年,上海新增工業投資項目的投資強度將從目前的20億元/平方公里,提高到30億元/平方公里。

    在“用好增量、優化存量”土地方面,未來5年內,上海將著力減少全市零星工業用地50平方公里左右。“上海市最小的區靜安區的面積是8平方公里,這相當於‘省出’了6個靜安區。”上海市經濟委員會的一位負責人説。與此同時,上海還將淘汰劣勢企業3000到4000家,“騰出”30平方公里土地。

    據悉,今年上半年,在調整整合250個零星分散工業點的基礎上,全上海已有462家企業調整、搬遷和歇業,騰出土地4000多畝。此外,上海市還出臺了《産業用地指南》、《工業産業導向及佈局指南》等産業配套文件,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工業用地標準和體系。

    記者了解到,在發展“節地工業”的指引之下,“借地升天”正在成為上海工業區的現實選擇。國家級加工區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現在基本已無土地可供。但他們找到了對園區土地進行“二次革命”的辦法,以解決企業用地之需的深度開發路徑。路徑之一是充分利用了區內零星分散和邊角料土地,建立新型廠房和定制廠房來吸引高新項目,路徑之二是利用現有土地和廠房,向空間發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增資增産不增地”。2005年1到7月,區內增資企業達24家,累計增資額8.4億美元。丹麥英特爾乳品公司原本打算購置10萬平方米土地擴建廠房,後經比較,在原地進行改建和擴建。華仕德公司最近增資則採用在現有廠房的基礎上再加建一層,來擴大生産。

    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的一位負責人説,現在搞工業一定要轉變思路,“節地型”工業並非是死路一條,“借地升天”就是推進開發區“零資源找商”,提高綜合産出效益的有效途徑。 (記者徐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