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十一五百姓生活安全度提高 政府的目標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7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但是,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生産安全和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問題也日益凸現。食物中毒和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並在對“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有明確體現:“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公報中提出,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特別強調“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分析人士認為,這將使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供給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得到空前提高,主要食品産銷量大幅度提高,居民食品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食品工業生産與銷售同步增長,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生活需求。同時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食品流通環節也日益順暢,為食品銷售和物流創造了有利條件,食品安全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食品安全仍面臨著多方面挑戰。 

    目前國家已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如《食品衛生法》、《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等,但還遠遠不夠,遠不能滿足新世紀、新形勢的要求,已制定和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也因執法不嚴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面臨著食品數量不足、合格率不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高、食物中毒事件增多並嚴重危及社會穩定,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力度不夠等嚴峻挑戰。同時,由於資源、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我國的食品可持續發展能力也面臨著巨大的潛在威脅。近幾年來,我國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呈現上升勢頭,給人民生命、財産帶來嚴重損失,去年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就有:阜陽奶粉事件、龍口粉絲事件、彭州毒泡菜、廣州毒酒事件、陳化糧事件等,而今年上半年又先後發生肯德基蘇丹紅事件、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一度鬧得沸沸颺颺,震驚國內外,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從1998年至2004年,我國共發生食物中毒事件1896起,中毒人數73534人,造成死亡人數1254人,相當於平均每年發生中毒事件271起,中毒10505人,死亡179人,可謂是觸目驚心。給快速發展的食品工業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2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我國的環保事業也取得較大的進展;但我國的環境形勢仍然非常嚴峻,環境污染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近7年來,我國耕地減少了1億畝,不少省份已提前用完2010年的規劃用地指標。我國45種主要礦産資源,到2030年將只有2到3種能夠保障供應,其他都需進口。我國萬元GDP能耗超過發達國家3到11倍,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已近極限。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導致污染加劇,江河湖泊普遍受到污染;大量燃煤造成的大氣污染依然嚴重,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明顯上升;危險廢物和城市垃圾問題比較突出;土地退化嚴重;草地、森林、濕地生態功能降低;生物安全受到威脅;部分農産品中有害物質超標:核安全存在一定風險;持久性有機污染危害逐漸顯露;國際環境問題壓力增大。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我國要履行一系列國際環境條約義務,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國的環境保護必須有更高的起點,更大的力度和更加嚴格的規範。 

    “2003年的非典危機、2004年的禽流感以及各地頻發的導致重大傷亡的災難,看上去似乎並不相關,但是,它們在本質上是有聯絡的,共同預示著一個高風險社會的來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家鄭杭生教授和洪大用教授説。他們還提醒,“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面臨諸多安全隱患,但確保社會安全的準備並不充分,從而加大了風險威脅”。 

    “強化對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等的監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我們相信,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在"十一五"期間將大大提高。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過上安心的日子。這是普通百姓的願望,更是黨和政府工作的目標。(本報記者:徐殿龍 實習生:劉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