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上課遵守紀律莫開小會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來源:北京晨報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都難免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挑戰權威、質疑老師。作為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下,都要尊重老師的勞動。在老師講課過程中,學生不要竊竊私語,和同學開小會,以免破壞課堂氣氛,傷害老師講課情緒。

    記者調查 開小會最傷老師心

    上課遵守紀律,這個多少年來約定俗成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卻在被一些學生所忽略。有的學生甚至還把在課堂上公然違反紀律當作是自己個性的一種體現。其實在這些學生放縱自己的同時卻傷害了許多老師的心。

    一位在小學教語文的白老師對記者説:“現在有的學生很聰明,領悟能力強。上課自己聽懂了,就開始不遵守紀律,一會兒和旁邊的同學説説話,一會兒又接接老師的下茬。老師除了要把課講好外,還要花費許多心思用在維護課堂紀律上,有時候真覺得力不從心。最重要的是,大多數老師都認為課堂紀律不好會嚴重影響我們講課的質量。”

    另一位中學老師認為“有些時候老師在講臺上正講得投入,學生卻在底下開起了小會,不知是在講笑話還是在幹什麼,逗得周圍同學哈哈大笑,一點都不把老師放在眼裏,每當這時候,我講課的激情一下就全沒了,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

    專家觀點 啟發學生要有技巧(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社 社長 劉秀英)

    教育必鬚根據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必須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少年兒童,尤其是小學生天生好動、好玩、他們有著自己的眼光和評判標準,有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應該多一些寬容和諒解,不應太過束縛。教師可以通過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少年兒童的積極性,讓他們把這種活潑好動的天性用於課堂學習中,而不是擾亂課堂秩序。

    中學生,正處於性格形成階段,可塑性很強,他們違犯課堂紀律,主要是這幾個方面的原因:一、缺乏紀律觀念,不知道該不該做,加上年齡特點——好奇,模倣力強,看見別人怎麼做,自己也去做;二、缺乏自製力,堅持性。這類學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應該,但是卻控制不了自己,或者這一次教育改正了,下次又犯,無法堅持。三、容易受情緒的困擾,例如遇到挫折,壓力過大,對教師的抵觸等,這些都會導致學生上課不聽講,甚至嚴重違犯課堂紀律。而對於年齡稍大的中學生和高中生,應該學會在課上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懂得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尊重別的同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不能為所欲為。

    老師也要掌握一些管理課堂紀律的技巧。例如結合教學,隨時督促學生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正面誘導,啟發學生的自覺性;靈活應變,因勢利導;遇到突發情況不焦不躁,沉著、冷靜、幽默等。培養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培養的過程。可以使學生逐步習慣於學校有組織、有調理的生活學習規律,又能培養他們意志的自製性、自覺性、堅持性等良好品質。

    溯源解讀《弟子規》(5)

    《弟子規》是舊時教誨學童生活與學習規範的啟蒙讀物。今天,當我們再讀起這本書時,不僅能從中體味到深厚的國學文化,也有很多是需要現在的孩子學習的品質。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日常飲食起居中,有人認為孩子還小,和長輩相處在一起,不要太過要求他們,長大自然就適應了,甚至對孩子寵愛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給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認為這樣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要禮讓長輩,因而誤導孩子養成壞的習慣。而《弟子規》卻指導我們,不要因為大人的寵愛而忽略了應從小培養禮讓的美德,不管是吃東西或喝飲料,要請長輩先用;如果和長輩坐在一起,要請長輩先坐;如果和長輩走在一起,應讓長輩先走。 

    長輩呼叫人時,自己聽見了,要替長輩去傳喚,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時,自己應當回來報告長輩,更能進一步請問長輩,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事情。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 

    如果自己是騎馬的,遇到長輩就應該下馬,如果乘坐車輛就應該下車,讓長輩先過去,等待大約離我們百步的距離以後,自己才上馬或上車。 

    禮儀樣板

    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裏,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佈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佈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記者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