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慶賀、憑吊和慰問禮儀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來源: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網站

    每逢重大節慶日和喪葬事件,各當事國都以各自的方式舉辦各種慶典儀式、紀念活動或治喪活動。遇此情況,各有關的其他國家和民間人士根據兩國關係、當地的習慣做法以及當事人的身份等,以各種方式錶示祝賀和弔唁。以下著重介紹國際上的一般做法和我國的一些慣例。 

    一、節 慶 活 動

    節慶活動大體可分官方節日和民間節日兩大類。官方節日一般指國慶日、建軍節、建交日、友好條約簽訂日等;民間節日指民間傳統節日(包括國際性的)和宗教節日等。 

    國慶日

    世界各國對本國的國慶日都很重視,一般都要舉行活動表示慶祝。一年一度的國慶招待會是各國慶祝國慶比較通常的做法。出面主持招待會的,有的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也有的是外交部長。招待會的形式也各有差異,近年來採用酒會的形式日趨增多。招待會一般均邀請各國駐當地的外交使節出席。遇有逢五逢十的大慶,招待會的規模就更大些,形式也更隆重些。但在某些國家,在國慶日也有不舉行招待會的。 

    軍事檢閱和群眾遊行是某些國家國慶慶典的主要儀式。除本國領導人和軍政官員出席觀禮外,還邀請正在當地進行國事訪問的外國領導人和各國駐該國外交使節出席,並對他們給予較高的禮遇。有的國家在節日之夜還放節日焰火、舉行文藝晚會等活動。 

    某些君主制國家,以君主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這些國家除上述常見的國慶活動外,還在王宮客人簽名簿,由各國使節前往簽名道賀。 

    我國自1980年以來,只舉行國慶招待會和聯歡會。招待會由國務院總理主持,採用酒會形式,邀請各國駐華使節、華僑、港奧臺同胞少數代表出席。國慶聯歡晚會一般不邀請外國人參加。 

    為慶祝國慶日,各當事國駐外使館在駐在國首都一般都舉行國慶招待會。這類招待會規模大小不一,多以酒會形式,邀請駐在國政府領導人和有關方面人士以及各建交國使節夫婦和主要外交官員參加。如在中午舉行招待會,則往往不邀請配偶。招待會上一般很少發表講話。有些國家的使節只舉行小型雙邊宴會,邀請駐在國少數官員,不請外交團人士。一些國家的駐外使館也有不舉行招待會的。各國對出席外交使節舉行的國慶招待會的規格,按習慣做法和國家關係來定。除關係密切的友好國家外,有的國家還明文規定領導人不出席大使館的國慶招待會。 

    對別國的國慶日,國際上通常是發電、函祝賀,一般以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名義致對方相應領導人,少數國家在對等的基礎上,以政府或國會的名義發賀電。在外交界和民間人士中經常用名片、函件等方式祝賀。在關係更為密切的國家間,常互相邀請政府代表團或特使參加國慶慶典活動。 

    各國對發來的賀電、函或名片以相應方式復謝。 

    建軍節

    各國軍方對於建軍節也頗為重視。多數國家由國防部長或總參謀長等最高軍事首長出面主持建軍節招待會,邀請各國武官參加,有的也邀請使節出席。 

    各國駐外武官是否舉行建軍節招待會,視各自情況而定。這樣的招待會主要邀請駐在國的軍方人士和各國派駐該國的武官出席,有時也邀請駐在國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外交使節等。 

    建交日、友好條約簽訂日 

    這類慶祝活動都是根據國家關係的需要在雙邊範圍內進行。屆時兩國領導人或外長相互致電祝賀。兩國駐對方的大使館也可以舉行招待會,邀請對方政府官員出席。少數國家對友好條約簽訂日舉行規模較大的集會,以示慶祝。 

    對於各國官方節日,民間友好人士間、有關業務部門之間,通常相互祝賀,對關係較好的國家還可登門拜訪祝賀。 

    元旦 

    各國慶祝的方式各異,內容不一,但大都含有除舊布新、祝福、祈求來年豐收之意。元旦期間各友好國家領導人之間或友好人士之間常常互發賀年片(或名片),這在國際上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習慣做法。在某些國家則有外交團向駐在國元首或政府首腦登門團拜的慣例。團拜時,外交團團長代表全體使節致祝願詞,駐在國領導人致答詞,並備酒水款待。 

    三八國際婦女節

    有些國家由婦女組織發起組織各種報告會、座談會、茶會等慶祝活動,邀請女賓參加。在我國內由全國婦聯舉行茶會,邀請駐華使節的夫人、女外交官和外國女專家、女記者參加。有時茶會上還安排一些餘興節目。 

    五一國際勞動節

    鋻於各國制度不一、慶祝的方式差異較大。某些國家舉行盛大群眾遊行和軍事檢閱,邀請外賓參加,而許多國家官方則不舉行任何慶祝活動。我國八十年代舉行群眾遊閱活動,黨政領導人和群眾一起聯歡,也邀請各國駐華使節、外交官和其他外國朋友參加。 

    民間節日、宗教節日

    世界各國幾乎都有各自傳統的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這種節日名目繁多。民間節日諸如印度的“燈節”,尼泊爾、伊朗的新年,瑞典的“仲夏節”,歐美國家的“狂歡節”,東南亞國家的“潑水節”,我國的“春節”等。宗教節日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聖誕節”、“復活節”,伊斯蘭教的“聖紀”、“開齋節”、“古爾邦節”,佛教的“佛誕節”和“成道節”等。 

    對於民間節日,各友好國家之間也互相祝賀。如在一國訪問時,適逢該國的民間節日,外國客人常向主人表示祝賀,而當事國也常常邀請外國客人參加一些娛樂活動。 

    對於一些影響較大的宗教節日,如“聖誕節”、“古爾邦節”、“開齋節”和“佛誕節”等,各有關國家均進行廣泛的慶祝,特別是以某宗教為國教的國家,慶祝的規模更為盛大。有關各國領導人之間和宗教界人士之間則有相互發送賀電、賀片祝賀的習慣。但其他國家一般不組織官方的慶祝活動,亦很少致賀。如在某國訪問、遊覽,恰逢該國的宗教節日,則相機向有關人士表示節日的祝賀。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