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尋找傳統文化的風向標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31日   來源:中國精神文明網

    傳統節日承載著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和民族情感,“節味”的變化也讓人對傳統文化的流失不無憂慮。在經濟全球化大環境中,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

    ●傳承傳統文化,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讓一代一代的人自覺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傳統斷裂 

    ●傳統文化歸根結底存在於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中,要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引導人們體味傳統節日中積澱的文化內涵,找回傳統美德,光靠簡單説教於事無補 

    又是一年中秋時。媒體關於月餅的報道鋪天蓋地,商店裏購買月餅的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不禁感嘆:中秋節已成了月餅節,僅剩下一個“吃”文化。與此同時,互聯網上近日掀起了投票支持中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高潮,簽名贊成申遺的網民人數已超過70萬。 

    傳統節日承載著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和民族情感,也衍生出對傳統文化流失的憂慮。最近有輿論認為,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正面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戰,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惟西方馬首是瞻,惟西人所言極是,惟西例為理政之所循”的現象。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 

    “節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沒? 

    傳統節日應體現民族文化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有關部門近日發出《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意見》要求,要突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特別要組織好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的節慶活動,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 

    然而,當我們重拾傳統節日的文化記憶時,卻發現傳統節日的“節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沒。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在聖誕節、情人節互贈禮物,在麥當勞、肯德基慶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沒劃過龍舟,沒聽過嗩吶,不識艾草、菖蒲為何物。 

    在機關工作的王范芳告訴記者,中秋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演變成一個“托”,大家借此機會送禮的送禮,吃飯的吃飯,中秋之夜很難看到祭月拜月、耍滿天星、演皮影戲這些傳統節目,甚至全家一起賞月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在出版社工作的胡鵬先生則對家鄉清明節的祭奠儀式不以為然,令人眼花繚亂的祭品漫天飛舞,從傳統的紙錢、香燭演變到“豪宅”、“小姐”、“大奔”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用“金元寶”鋪成一條長地毯通往祖先的墳墓。這樣的祭奠有多少追憶之情? 

    儘管現實不盡如人意,但人們內心深處對傳統節日還是有難捨的情懷。網友李偉在中秋申遺留言板寫道:“推動中秋節成為世界文化遺産,是對中華文化的延續和肯定,功德無量。”還有網友説:“中秋承載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成就,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人文情感。”中國的傳統節日蘊涵著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共通點,比如重陽敬老、中秋團聚、清明祭祖,這些情感不可以輕易被拋棄,更不能隨便被異化。 

    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孫科志曾就讀于韓國高麗大學,在他眼中,許多越來越被漠視的傳統習俗,往往被韓國人視為珍寶。韓國中秋節要放假3天,舉國歡慶,由於韓國有1?4人口在漢城,一到中秋節很多人要從漢城返回自己的家鄉過節,全國因而出現“民族大移動”。此外,每個家族在中秋節都會舉行祭祖儀式,感謝祖先帶來豐收。同時,文化協會還會在漢城獎忠體育場舉行一年一度的摔跤節,評選出“天下壯士”。韓國一年四季都有傳統節日,熱鬧場面和人們的熱情遠遠高於西方節日。“他們把對本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宿感都放進這些傳統節日裏,通過過節,延續和發揚自己的文化。”孫科志這樣解釋韓國人對傳統節日的熱衷。 

    衚同、弄堂都變成“歐洲花園”

    我們還需要傳統文化嗎? 

    如今,年輕人對聖誕節、情人節趨之若鶩、對本國傳統節日卻日趨淡漠;一條條衚同、弄堂變成一個個“歐洲花園”、“美國小鎮”;學生們對古典詩詞缺乏興趣,英文書卻常捧在手心;鄉村理髮店也開始叫“蒙娜麗莎髮廊”…… 

    我們還需要傳統文化嗎?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謝遐齡認為,人們對西方文化的吹捧主要是“追新”,認為傳統文化是落後與腐朽的代表,阻礙社會發展,但簡單地把傳統文化歸之為“封建、迷信、落後”,是十分片面的。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傳統與現代有著血肉聯絡,如果現代人能主動地改造和吸收傳統文化,使其實現自我更新,傳統就不是包袱,而是財富。 

    “傳統文化是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的重要養料,我們要承接而不是回歸傳統文化,牢牢立足於現代化建設,闡發出全新的精神。”謝遐齡教授説。他認為,面對傳統並不等於只看過去,而是從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找能夠提升民族精神的內容,諸如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特徵、有號召力的人物等。 

    之所以現在有些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謝教授認為主要是傳統文化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錯位,令年輕人産生逆反心理。“《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開始我很不解,後來看電影裏的唐僧那麼啰嗦,讓妖精煩得自殺身亡,就明白了,現在的青年討厭説教,討厭一味地灌輸。”

    傳承傳統文化,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讓一代一代的人自覺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傳統斷裂。如今,很多父母願意花錢讓孩子學英語,學音樂,卻很少有人主動地讓孩子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歸根結底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要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引導人們體味傳統節日中積澱的文化內涵,找回傳統美德,光靠簡單説教於事無補。”謝教授説。 

    保護傳統文化需要理性認識 

    揚棄才有生命力 

    “中國向西方學習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必須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吸收全人類文化的精華,離開這個基本點,就難以推動中國社會健康前進。例如,市場經濟、法治、科技等,中國就須向他國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只有不斷吸取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才有生命力。”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認為,“保護傳統文化”某種程度上被曲解了,現在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既沒有完成文化的更新,又固守著許多落後的傳統思維方式”。 

    顧教授舉了個例子,現在有不少地方搞祭奠孔子的活動,舉辦“四書五經”誦經班等,“這其實是打著保護傳統文化的旗號,搞沒有文化底蘊的'文化活動'。”他認為,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應該是揚棄---批判地繼承。如果沒有揚棄,就忙於“文化復興”,對傳承傳統文化和現代化建設都沒有好處。 

    謝遐齡教授也認為隨便提“保護傳統文化”的口號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即過分誇大西方文化的衝擊,從而盲目排外。一方面,近幾十年來全世界有“趨同”的潮流,所有的國家,不論意識形態,也不論文化傳統,青年人都喜歡跳迪斯科,都喜歡飆車,唱流行歌曲……近年又流行挑染頭髮、穿磨爛了的牛仔褲,這其實是“技術文化”或“科技意識形態”的衝擊,不是“西方文化”。同時,“技術文化”也早已存在於我國的文化之中,從根本上説,這不是“外來的”,而是“自己的”。 

    另一方面,在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觀念等方面,中國有著穩定不變的內涵,人們在不知不覺地奉行著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所謂的“西方文化”只是表層的、不完全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被曲解了。試想一下,我們連身處其中的中國文化都不那麼容易滲透,怎能輕言西方文化?對於保護傳統文化,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理性認識。